「Tarkus」是Emerson, Lake & Palmer這個前衛搖滾樂團的第二張專輯,在1971年發行。當年我還是學生時代時,買了這張翻版唱片,對於封面設計很著迷,但對於Tarkus這個專輯名稱卻完全不瞭解,只是覺得這樣的封面設計、這樣的專輯名稱炫。後來才慢慢瞭解,原來Tarkus有很深的含意。
「Tarkus」除了是專輯名稱,也是這張唱片的主打曲,這個字本身沒有什麼意義,是鍵盤樂器手Keith Emerson創造出來的,他將希臘神話中的地獄Tartarus與動物的屍體Carcass這二個字結合而成,猜測他的意思是在譴責戰爭只會帶來破壞,對世界沒有什麼意義。封面中那隻怪獸就是Tarkus,是戰爭機器,它在戰爭中肆意破壞,最後被Manticore所擊敗,不得不退入水中,變成Aquatarkus。
「Tarkus」專輯巨大的影響了那個時代的搖滾樂風,它是一張概念音樂,雖然主要只有三樣樂器、三位團員演出,但鍵盤手的鍵盤演出千變萬化。吉他Bass手Greg Lake的主唱唱腔也很吸引人,鼓手Carl Palmer的演出也不遑多讓,更是音響效果的中心。
封面設計是William Neal完成的,這個封面構想本來是他為另一個樂團Rare Bird所設計的,但沒有被採用,後來就用在ELP這張「Tarkus」上。他所創造的Tarkus是犰狳與坦克的混合體,整張唱片就是Tarkus的戰爭。A面有七個樂章,第一樂章「Eruption」(火山噴發)描述Tarkus的誕生;第二樂章「Stones Of Years(歲月之石)講述Tarkus與大蜘蛛的戰鬥。
第三樂章「Iconoclast」(偶像破壞者),描述Tarkus與翼龍的戰鬥:第四樂章「Mass」(彌撒)描述Tarkus與蜥蜴怪獸的戰鬥:第五樂章「Manticore(蠍獅)描述Tarkus與蠍獅怪獸的戰鬥:第六樂章「The Battlefield」(戰場)還在跟蠍獅戰鬥;第七樂章「Aquatarkus」Tarkus退到水中,轉變為Aquatarkus。
B面則是六首小曲,各種風格都有。
Jeremy Bender是翻唱Stephen Foster的「Oh! Susanna」;「The Only Way (Hymn)」則是來自巴哈Toccata and Fugue in F major, BWV 540,以及Prelude and Fugue VI, BWV 851;其他各曲也多有其意義,我就不細說了。這六首曲子聽起來就比較「正常」,與A面相較,B面顯得「平易近人」,但A面聽起來更豐富、更有創意。當然,如果您不瞭解A面的故事,音響系統又不夠好,聽起來可能就是一個「雜亂」了事。
封面設計William Neal不僅設計封面,雙頁唱片攤開,他還在裡面畫了Tarkus戰鬥的場景畫面。總共11幅畫,從火山爆發開始,開啟了Tarkus與一些怪獸戰鬥的故事。而封面上Tarkus的字則是用蜥蜴的白骨組成。當年我看到這張唱片的封面時,完全就愛上ELP了。
這張唱片的錄音效果我認為比「展覽會之畫」那張還好,如果府上音響系統調得不錯,又能開大聲聽,一定很過癮。這張唱片是標準黑膠,以2012年Remastering版本製作,24/96數位刻片。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