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ELP合唱團的第一張專輯,還記得當時我第一次看到這張唱片時,根本不知道Emerson Lake & Palmer是什麼樂團,只是覺得封面設計很炫,與眾不同,而且好像很有學問,於是就買回去了。當年一張翻版唱片10元台幣,買多了還有折扣,所以我可說是「亂槍打鳥」,封面看喜歡就買。或許您會覺得怎麼那麼遜,沒有先瞭解背景。在1970、1971年代,沒有網路、沒有這方面的雜誌,你要我去哪裡瞭解背景?都是買了、聽了之後,再慢慢想辦法收集資料。
Keith Emerson(1944-2016)在組團之前是The Nice樂團成員,Bass手、主唱Greg Lake(1947-2016)是 King Crimson 樂團成員,鼓手Carl Palmer(1950-) 是 Atomic Rooster樂團成員。在1970年,Emerson 和 Lake 在 1970 年的 Isle of Wight音樂節中合作過,當時二人就決定創立樂團,後來才找到鼓手Carl Palmer,在1970年成立ELP樂團。
還記得第一次聽這張唱片時,全身熱血沸騰、內心的悸動無法形容,光是聽第一首「The Barbarian」就覺得非常新鮮,有電子合成器、有鋼琴、有Bass,有套鼓,而且音樂千變萬化,根本不是一般一首歌曲那種樣態。我是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拿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Allegro Barbaro」來改編的。為何第一張專輯第一首曲子就以巴托克的音樂改編呢?因為鍵盤手Keith Emerson是學古典音樂出身的。
Keith Emerson從7歲就開始學鋼琴,跟過多位老師學琴,後來參加Worthing 音樂節鋼琴比賽。他的老師建議他要去倫敦考音樂學院繼續就讀,但Keith Emerson的興趣已經轉向爵士樂,所以也就沒有正式上過音樂院,但已經打下古典音樂的基礎。
我還記得當時我很喜歡第二首「Take a Pebble」,這首歌曲的伴奏方式很特別,而且音響效果特好,應該是以電子鍵盤做出來的鋼琴音效伴奏,加上套鼓、Bass,還有主唱迷人的嗓音,另外還有水滴音效、鋼弦吉他演奏、掌聲等等。這首歌長達12分多,但整首聽完一點都不會覺得單調,因為內中變化多端,而且音響效果很好。
第三首「Knife Edge」也很特別,後來才知道是摻入Leoš Janáček 的交響詩「Sinfoniett」,還有巴哈的「法國組曲」,還有演唱。第四首「The Three Fates」也非常特別,講的是希臘三位命運女神。一開始的管風琴就是模仿巴哈D小調觸技與賦格BWV565,開場就很震撼。總共有三段,第一段Clotho是Emerson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以管風琴演奏的。第二段Lachesis是以鋼琴演奏,帶有爵士風格與巴洛克風。第三段Atropos以鋼琴演奏為主,聽起來很即興。
第五首「Tank」我非常喜歡,因為電Bass的彈奏太棒了,在當時可以當作「教本」,而且腳踩大鼓錄得很好,噗噗聲不絕於耳。其中一段套鼓Solo聽了更是過癮。第六首「Lucky Man」是Greg Lake在12歲時就完成的歌曲,以鋼弦吉他伴奏為主,聽起來根本就像是一首當時流行的民謠風歌曲,應該也算是ELP「最正常」的一首歌吧?主唱加上合唱,還有套鼓、吉他的加持,非常好聽,音響效果也很好。
這已經都是50年前的往事了,沒想到現在還能聽到以24/94復刻的黑膠唱片。或許您會覺得遺憾,怎麼不是用當年的類比母帶復刻?其實ELP這第一張專輯早就以數位形式重新發行了,這張唱片是以2012年的數位Remastering版本來復刻的。不採用原始類比母帶復刻的原因,我猜是類比母帶已經有受損,必須經過數位修補。
如果您還喜歡搖滾樂,如果您也曾跟我一樣,曾經度過以10元翻版唱片聽搖滾樂的歲月,這張復刻黑膠不能錯過。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