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提醒

歡迎您登入 普洛影音網

為維護良好社群環境,請遵守以下規範:
• 請勿張貼違法、不當、廣告內容
• 尊重其他會員言論與發文
• 遵守各板板規與論壇公告

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CD] 拉威爾二首鋼琴協奏曲,趙成珍精彩演出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5-3-5 21:27:44 |已閱:16949|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2025年是拉威爾(1875-1937)冥誕150週年,也是趙成珍獲得蕭邦鋼琴大賽10週年,在這二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中,DG推出了趙成珍與波士頓交響樂團、Andris Nelsons合作的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及D大調為左手而寫的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二首鋼琴協奏曲,趙成珍精彩演出 IMG_7116.jpg 拉威爾 趙成珍 Andris Nelsons

拉威爾在1889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一直到1905年才畢業。求學期間,拉威爾在1901年第一次報名參加競爭羅馬大獎,但只獲得第二名。1902、1903再度叩關,又沒成功,據說當時評審的理由之一是作品太前衛。1905年他又報名,但因為已經30歲(上限),所以初賽就被刷下來。終其一生,拉威爾與羅馬大獎無緣。由於許多名人為拉威爾抗議不公,加上報紙推波助瀾,引發醜聞風波,最後逼使巴黎音樂院院長去職,改由他的老師佛瑞接任,也算還拉威爾一個公道。

拉威爾二首鋼琴協奏曲,趙成珍精彩演出 IMG_7117.jpg 拉威爾 趙成珍 Andris Nelsons


拉威爾寫作時,喜歡使用全音音階,這讓作品透出與其他歐洲作曲家不同的氣氛。有人說他師法德布西,是印象派,但拉威爾卻說自己不是印象派。他的管弦樂編曲是第一流的,著名的曲子太多,只要聽那首1912年首演的「Daphnis et Chloé」就知道,史特拉汶斯基曾經稱讚他是:「The most perfect of Swiss watchmaker」,意思是他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緻無比。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拉威爾應徵入伍,從1914年到1917年是他的軍旅生涯,負責開救護車、運輸兵,幸好他安全歸來,否則我們就不會有很多精彩的拉威爾作品了。1927-1928年時他去美國、加拿大巡演,大獲成功。1928年,蓋希文與拉威爾見到面,蓋希文說要拜拉威爾為師,但後者拒絕,因為怕蓋希文受他影響,失去自己作品的特色。雖然沒有成為師徒,但二人結為好友。

1928年,拉威爾也完成他那首著名的「Boléro」,這首曲子原本是受芭蕾舞者Ida Rubinstein的委託,做為芭蕾舞曲「Fandango」的主幹。但拉威爾將這首節奏持續、旋律簡單的曲子做了生動的管弦樂配器,成為世界名曲,可見他的管弦樂配器有多厲害。事實上,拉威爾改編的「展覽會之畫」管弦樂版也精彩絕倫,穆索斯基的鋼琴原曲在作曲家死後已經慢慢為人淡忘,如果沒有拉威爾精彩的管弦樂改編,說不定今天就很難聽到此曲了。

有關「Boléro」,還有一段故事,1928年11月22日,這齣芭蕾舞劇在巴黎歌劇院首演。1929年,托斯卡尼尼在美國指揮紐約愛樂首演「Boléro」,但速度卻比拉威爾的原作還快,這引起拉威爾的不快。當托斯卡尼尼帶領紐約愛樂到巴黎歌劇院演出時,拉威爾在台下,拒絕托斯卡尼尼對他做出的手勢(向作曲家致敬),搞得巴黎社交界都知道他們二人不合。

拉威爾一生追求完美,從一件小事中可以窺知:1928年1月21日晚上,他要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演出前才發現他的正式鞋沒有在身邊,早已被打包在行李中送到車站了,當晚他演出後要離開。為此,女高音Lisa Roma搭計程車火速趕到車站,從一堆行李中找出拉威爾的正式鞋,再飛快趕回音樂廳,如此一來音樂會延遲了半個鐘頭。

Alma Mahler曾經跟拉威爾一起生活三個星期,她如此形容拉威爾是自戀狂:「He came to breakfast rouged and perfumed, and he loved the bright satin robes that he wore in the morning。」不過在1985年,拉威爾的學生Manuel Rosenthal接受採訪時,說愛瑪這段話是無稽之談。


拉威爾這首G大調鋼琴協奏曲從1929年到1931年,在1932年1月首演,本來是為自己而寫的,不過因為他的健康狀態轉壞,於是將獨奏部分委由Marguerite Long擔任,他自己則充分樂團指揮。同年,唱片公司出版這張唱片,鋼琴還是由Long擔任,本來指揮也要委由拉威爾,但錄音時還是由Pedro de Freitas指揮,拉威爾在旁指導。

為左手的鋼琴協奏曲寫作時間大約跟G大調鋼琴協奏曲同時,1932年1月5日,於維也納首演。這首曲子是奧地利鋼琴家Paul Wittgenstein委託他寫的。這位鋼琴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去了右臂,不過戰後還是將許多作品改編成單為左手演奏。他也委託當時的著名作曲家為他寫專為左手演奏的鋼琴協奏曲,包括李查史特勞斯、Korngold、亨德密特、Britten等,當然也包括拉威爾。

不過他對拉威爾這首曲子也有意見,認為樂曲開始管弦樂序奏之後的獨奏部分太長了,他說;「If I wanted to play without the orchestra, I wouldn’t have commissioned a concerto。」但是拉威爾堅持不改,最後Paul Wittgenstein也只好按照原譜演出。事實上這段鋼琴獨奏也是鋼琴音響效果很棒的一段音樂。

1932年拉威爾這二首鋼琴協奏曲演出,達到事業顛峰,但同年拉威爾發生車禍,頭部受傷,也開始出現老人痴呆徵兆,此後就無法作曲,一直到1937年過世。


趙成珍這二首協奏曲彈得很精彩,管弦樂伴奏也不遑多讓,二者有如競奏,火花四射。而錄音效果也很精彩,尤其大鼓直打胸膛,很過癮。不過要開適當大聲聽,要能聽到錄音中的樂器尾音與空間感,這樣才能感受到這張CD錄音的優秀。如果只是小聲聽,許多微弱的音樂細節與樂器尾音、堂音聽不到,大鼓也沒有威力,這張CD的錄音效果就會變平庸了。

錄音時間2023、2024年,錄音地點波士頓交響廳。錄音師是著名的Shawn Murphy與Nick Suuire。DG唱片2025年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舉報

熱門推薦HOT
熱門討論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5-4-24 16:08 , Processed in 0.511865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