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去過的那麼多國家中,我覺得西班牙與阿根廷的音樂最能勾動人心。阿根廷是西班牙人建立的殖民地,除了受到西班牙音樂影響之外,還自己發展成獨特的探戈音樂。而西班牙呢?雖然在古典音樂領域中,影響力夠大的西班牙作曲家不多,但其實也有不少在19世紀、20世紀名滿世界的作曲家。西班牙作曲家往往能夠跟當地民謠緊緊聯繫,寫出接地氣的作品。現在這張CD就選了七位西班牙作曲家的作品,以小提琴與鋼琴演奏。這些作品都洋溢著滿滿的西班牙風,很好聽。
為何會錄製西班牙音樂呢?這是因為小提琴家Elsa Grether(1980-)的祖父是西班牙人,她想尋根,於是選了這些西班牙名曲,讓自己能夠進入時光隧道,找尋祖父時代的西班牙。
到底是哪幾位作曲家的作品呢?Joaquin Nin(1879-1949,古巴)、Joaquin Turina(1882-1949,西班牙)、Joaquin Rodrigo(1901-1999,西班牙)、Manuel de Falla(1876-1946,西班牙)、Enrique Granados(1867-1916)、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以及Xavier Montsalvatge(1912-2002,西班牙)。前面三位作曲家碰巧都同名。不是說都是西班牙作曲家嗎?怎麼第一位是古巴人?Nin的父親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作家,母親是古巴人,他寫的曲子富有西班牙風味,所以也將他歸類於西班牙作曲家。
第一首Joaquin Nin的「Andaluza」,曲子雖然很短,只有1:45,但聽起來好像是西班牙吉他名曲的旋律,火熱好聽。Nin雖然誕生在古巴哈瓦納,但卻是在巴塞隆納與巴黎受音樂教育,也是拉威爾的好朋友。
第二首Joaquin Turina的「El Poema de una Sanluquena」,有四個樂章。這首曲子名為「Sanluquena女孩的詩」,Sanluquena是西班牙在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港口,哥倫布在這裡啟程,做第三度橫越大西洋之旅。Hernán Cortés於1504年在這裡航向墨西哥。15年後,麥哲倫於此開始環球航行。Hernán Cortés就是征服墨西哥的人,並且成為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名稱)的統治者。所以這首曲子有滿滿的歷史歲月感。
第三首是Joaquin Rodrigo的「Sonata Pimpante」,有三個樂章。這位作曲家就是寫「阿蘭費斯吉他協奏曲」的作曲家,這首奏鳴曲是他在1966年才寫的,雖然已經是現代,但曲子卻融合西班牙與法國風格,很好聽。第四首Manuel de Falla的「Pantomime」有七段,結合西班牙民謠組曲,以及「愛是魔術師」,寫於法雅1914年要離巴黎回西班牙之前,1915年1月14日在馬德里首演。
第五首是Enrique Granados的「Andaluza」是克萊斯勒改編的。克萊斯勒是在1915年改編這首曲子,1916年與鋼琴家Carl Lamson錄製這首曲子。2個月後,也就是1916年3月24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與妻子搭乘的船被德國潛艇魚雷擊中,Granados為了救他妻子而罹難。
第六首薩拉沙特的「卡門幻想曲」大家都很熟,就不多說了。。最後一首是Xavier Montsalvatge的「Lullaby」。這首搖籃曲很有故事,1936年一本「美國黑人詩選」中,烏拉圭的詩人Valdes的一首詩「為黑人小孩所寫搖籃曲」入選,這首詩內容其實是寫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歧視與迫害、不公做為。七年後,作曲家將Valdes這首詩收在他所寫的「五首黑人歌」中,這首歌是五首中最好聽的一首,許多著名歌手都唱過,包括卡芭葉、貝岡莎、Victoria de la Angeles等都唱過。1957年,作曲家自己改編為小提琴與鋼琴演奏版。
法國小提琴家Elsa Grether五歲開始學小提琴,十五歲獲得巴黎地區音樂院評審團一致通過第一名。接著去薩爾斯堡莫札特音樂院、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等習樂,在2009年獲得International Pro Musicis獎(評審一致通過),2012年在卡內基音樂廳與波士頓交響曲舉行演奏會。她與許多鋼琴家合演過Ferenc Vizi(1974-)是其中一位。目前她總共錄製了六張唱片。
在錄製這張「Granada」時,她用的是1746年CF Landolfi小提琴,而鋼琴則是Steinway D。錄音時間2024年7月8-10日。這張CD錄音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小提琴的音效又甜又軟又細緻,鋼琴也是充滿實體感與觸鍵質感,而且無論是小提琴與鋼琴的樂器泛音都非常豐富。果然Aparte Music的錄音幾乎張張精彩。至於演奏更是充滿西班牙風情,激情、熾熱、活潑、熱情奔放,色彩豐富。非常值得購買。Aparte Music 2025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