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貝多芬到好萊塢?這簡直是從大西洋到太平洋般那麼寬廣,到底葫蘆內是賣什麼藥?原來是二位吉他演奏家將古典、流行、好萊塢電影音樂改編為吉他二重奏,一把尼龍弦古典吉他,一把鋼弦吉他。尼龍弦吉他安排在右聲道,鋼弦吉他安排在左聲道,所以啊!如果您聽不出右聲道是尼龍弦吉他所彈,那就代表府上音響系統連樂器的音色、演奏質感都無法分辨。
這張「From Beethoven to Hollywood」是由德國吉他雙人組Jazando Guitar Duo演奏的,Christoph Steiner 演奏鋼弦吉他,Jost Edelhoff 則演奏尼龍弦吉他。在這張專輯之前,他們已經發行「Jazz it up」、「La Fiesta」二張專輯。從錄音中所聞,他們二人的演奏即使是同時錄音,可能在事後還有補錄混音進去,所以音樂聽起來才會那麼豐富。即使如此,他們二人的琴藝也很厲害,全部18首曲子中很少聽到岔音,難道是小瑕疵都修掉了?
第一首是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片段,這首曲子用二支吉他演奏起來當然單薄很多,尤其是著名的動機,可說是「沒力」,但後續的演奏還算相當不錯。第二首是Morricone的電影配樂「Cinema Paradiso」,這首曲子改編得很優美,可惜彈奏雜音多了些。第三首哈利波特的「Hedwig’s Theme」也很不錯。第四首莫札特的「小夜曲」的即興演奏相當好。第五首Dougie MacLean的「The Gael - Last of the Mohicans」。這部電影很多人看過,編曲邊得很好。
第六首是Rodrigo Amarante的「Tuyo – Narcos」。Tuyo是「你的」的意思,Narcos是Netflix電影「毒梟」,Rodrigo Amarante(1976-)是巴西作曲家、編曲家、歌手,這首曲子曾獲得艾美獎最佳片頭主題曲提名,曲子改編得很有味道。第七首是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那著名的「Allegretto」,這個樂章用二支吉他來演奏當然也嫌單薄,不過如果當作「The King's Speech」電影的配樂,則又很有氣氛。
第八首是「Rocky Medley – Rocky」。這是將電影「洛基」系列電影中的曲子改編成一首,也相當好聽。第九首是「教父」的「Speak softly love」。這首曲子大家都很熟,也被翻唱、改編成各式各樣的音樂,此處以吉他來彈奏聽起來氣氛相當好。第十首「Reality - La Boum」。這是法國電影「La Boum」(這部電影讓當時僅有14歲的Sophie Marceau一舉成名)中的主題曲,由法國作曲家Vladimir Cosma 作曲,英國歌手Richard Sanderson 演唱過,您一定也聽過。
第十一首拉威爾的「Bolero」不用說,大家都很熟悉,而且改編得相當不錯,演奏的穩定性也相當不容易。第十二首是蕭士塔高維契的「Waltz No.2」。音樂迷都知道這首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管弦組曲中的圓舞曲,不過這首曲子真正出名應該是Stanley Kubrick導演的「大開眼界」電影中使用,才讓一般人發現原來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也能這麼動聽。聽慣古典音樂版本者,聽這首吉他改編曲也不錯。
第十三首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老實說這首吉他改編曲跟原曲的優美程度差太多了。第十四首是「阿甘正傳」。改編得相當優美。第十五首是迪士尼電影「森林王子」的曲子,早在1967年就出現在電影中,是Robert B. Sherman)和 Richard M. Sherman二兄弟創作的。曲子很輕快,無論是改編或演奏都相當好。
第十六首是拉威爾的「孔雀舞曲」。這首曲子音樂迷也很熟,不過此處是被當作「黑暗騎士,黎明升起」的電影配樂。這首曲子本來就很優雅,用吉他演奏起來不失其風味。第十七首是巴哈的「Siciliana」。這原本是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舞曲,在巴洛克時代被許多作曲家廣泛運用,包括巴哈、韓德爾、舒伯特、佛瑞都有。此處選的是巴哈的作品。
第十八首是伯恩斯坦的「西城故事,Somewhere」。這是伯恩斯坦在1957年的百老匯舞台劇音樂,1961年改拍成電影。這首曲子動聽優美,吉他演奏起來也很好聽。全部18首曲子,在炎炎夏日聽起來很清爽,可去除煩躁。香港絲綢之路唱片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