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影音網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CD]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 Vol.2,Doric String Quartet演奏,演錄雙絕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5-6-18 19:04:49 |已閱:8499|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貝多芬(1770-1827)一生總共寫了16首弦樂四重奏,如果將Op.133「大賦格」也算上,那就是17首。比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還少,又比10首小提琴奏鳴曲、5首大提琴奏鳴曲還多。從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的數量來比較,可以知道對於貝多芬而言,鋼琴作品還是最重要的,而大提琴奏鳴曲的重要性才剛要開始。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 Vol.2,Doric String Quartet演奏,演錄雙絕 IMG_0750.jpg 貝多芬 弦樂四重奏 莫札特弦樂四重奏 海頓弦樂四重奏 Doric String Quartet

如果論弦樂四重奏的數量,貝多芬遠遠不如海頓(1732-1809)的68首,所以海頓被稱為弦樂四重奏之父。而跟海頓同時代的Luigi Boccherini(1743-1805)更不能比,他寫了91首弦樂四重奏。同時代的另一位作曲家Giuseppe Cambini(1746-1825)更厲害,寫了149首弦樂四重奏。而貝多芬的老師之一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1809)也寫了73首弦樂四重奏。就算是莫札特也寫了23首弦樂四重奏。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 Vol.2,Doric String Quartet演奏,演錄雙絕 IMG_0751.jpg 貝多芬 弦樂四重奏 莫札特弦樂四重奏 海頓弦樂四重奏 Doric String Quartet

這些貝多芬的前輩雖然在弦樂四重奏的數量上超過貝多芬,但在對後世的重要性上可能不如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若要提古典、浪漫時期重要性與數量能夠跟貝多芬相提並論者,可能就是舒伯特(1797-1828),他寫了二十幾首(有編號19首)弦樂四重奏。


為何弦樂四重奏在音樂史上那麼重要?其實我常說在音響調聲上也非常重要。因為雖然只有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但弦樂四重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音樂平衡性,而且每一個聲部都很獨立,對於音樂的對位、和聲技巧要求很高,也是對作曲家作曲能力的嚴苛考驗。就音響迷來說,如果您能將各種弦樂四重奏錄音唱得很美,很好聽,那麼唱起其他樂種大概也都沒問題了。


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寫作時間橫跨他的人生,所以被分為早期、中期與晚期三段。早期約1798-1800年間,中期約在1806-1810年間,晚期約在1825-1826年間。早期受到海頓、莫札特的影響,中期開始建立自己的風格,樂風也轉為寬宏。晚期則轉為內斂深邃,並且打破傳統的形式。


其實,貝多芬1792年來到維也納定居時,並不敢馬上嘗試弦樂四重奏,因為前輩海頓與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已經深植維也納的音樂圈。一直到1798、1799年,貝多芬才完成Op.18六首弦樂四重奏,其中 No.2雖然編號為No.2,但卻是貝多芬的第一首弦樂四重奏,所以這套CD才將這首擺在CD 1的第一首。


一般而言,弦樂四重奏團大多依循著早、中、晚期的順序錄音,不過這二張一套的CD演奏者Doric String Quartet卻將早、中、晚期混著錄音。而且順序很特別,第一首是Op.18 No.2,這是1798-1799的作品。接下來是Op.130/133,這是1825年的作品,再往下是Op.130終樂章取代(1826年)。第二張CD則是Op.18 No.5,寫於1799-1800年之間,最後一首是Op.59 No.2,寫於1806年。


所謂的「Op.130終樂章取代」,就是貝多芬在1826年將原本Op.130的終樂章重寫,另外將原本的終樂章獨立出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賦格(Große Fuge)Op.133。這肇因於1826年首演Op.130時毀譽參半,很多人認為終樂章複雜難懂,出版商因此跟貝多芬商量,希望能夠將終樂章重寫,有利於樂譜銷售。貝多芬當時已經生病,但還是在1826年11月重新寫了終樂章。而原本的終樂章則在貝多芬去世之後,以Op.133出版。一言以蔽之,Doric String Quartet就是要讓我們聽到貝多芬原始的Op.130版本,所以才會安排Op.130/133。另外則又錄製10分多鐘的Op.130貝多芬補上的終樂章。


Doric String Quartet創立於1998年,曾經獲得大阪國際室內樂比賽第一名,以及Premio Paolo Borciani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第二名。他們在2010年與Chandos唱片簽約。團員用的琴都是名琴,包括1770年小提琴、1754年小提琴、1843年中提琴,以及1587年大提琴。擁有這些名琴,難怪音響效果那麼好。


這套CD的說明書寫得很豐富,很詳細,但是看起來頭很痛,眼睛很酸,因為密密麻麻字太小了啦!不過可以體會到唱片製作人的求好心切。所以,如果您有耐性,不妨慢慢看說明書。在此我要說的是:詮釋很精彩。雖然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名版不少,但Doric這套絕對也可列為名版之一。整套二張聽完仍然興味盎然,不會覺得無聊或聽不下去。


另外一個吸引人的原因是錄音效果優異,而且動態寬幅,速度凌厲,有些樂段聽起來甚至會膽顫心驚。錄音地點在Potton Hall Dunwich Suffolk,這個音樂廳原本只是個農莊,現在已經轉為度假水療中心與錄音室。錄音時間從2023年到2024年。這二張一套CD被編為Volume 2,前此已經出版Volume 1。Chandos唱片2024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代理。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舉報

熱門推薦HOT
熱門討論HOT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5-7-14 05:53 , Processed in 2.262706 second(s), 98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5

Copyright©2011-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