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必先是台灣樂迷都知道的鋼琴家,1950年生,10歲就到德國學習鋼琴,學習過程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1971年回來台北開演奏會,蔣夫人也到場聆聽。雖然常住德國,但卻剪不斷與台灣的聯繫,經常回台演奏。最近這次就是2019年11月10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的演出,那場演出由台灣錄音師吳東晏錄下,本來安排2020年高雄音響展時當作音響展黑膠發行,但因為疫情,高雄音響展取消,所以這張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32號、16號才單獨發行。
早在幾個月前我就拿到試壓的白標片,聽過之後心中波濤洶湧,一方面是從陳必先的琴音中彷彿聽到貝多芬與陳必先二人內在精神的相互衝擊,也彷彿感受到貝多芬與陳必先藉著琴音獲得心靈的解脫。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陳必先出生在台灣,雖然她的教育與舞台都在歐洲,但與有榮焉的土地連結也是我的感動來源。我嘗試著跟陳必先的節奏呼吸,感受她琴音的律動與斷句,不知不覺已經聽完黑膠二面。
貝多芬完成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大概是在1822年,距離他1827年過世已經不遠。從這首曲子一開始那些沉重有勁的觸鍵中,彷彿看到音樂家背負著沉重生命獨行踽踽。而隨之而來在高音處盤旋的晶瑩音粒又彷彿是天空撒下的一片光明。這首第32號鋼琴奏鳴曲雖然只有二個樂章,但卻還有五段變奏,跟著琴音的足跡,嘗試著找尋陳必先與貝多芬的樂思,多少也獲得與演奏家、作曲家諜對諜之後共鳴的樂趣。
貝多芬Op 31作品包含三首鋼琴奏鳴曲,No.1就是第十六號,老實說是比較不被重視的一首奏鳴曲,但為何陳必先偏偏要選這首奏鳴曲來搭配第32號呢?根據唱片說明中所述,陳必先表示這首曲子的第二樂章主題旋律和第32號的第二樂章主題十分相像,二首曲子的完成時間相差快要20年,但貝多芬還是在他的草稿中翻出年輕時所寫的樂思,用在他的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中,這樣的連結應該不是無意中所為,而是巧妙的安排。
▲
陳必先在德國已經收到這張黑膠唱片
這張黑膠唱片的發行人是蔡志亮,他是高雄電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而監製是黃裕昌,高雄南方音響老闆,這張唱片是由他牽線完成的,如果沒有他的熱心奔走,這張黑膠不會成行,說監製好像也已經涵蓋全部。製作人是陳雨亭,錄音師吳東晏(說明書中筆誤為諺),母帶後期製作為淡水洋活錄音室王秉皇。錄音師與後製是音響迷比較感興趣者,也可說是吸引音響迷的功臣。這張黑膠唱片的錄音效果我拿來跟國外錄音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包括波里尼最新推出的那張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琴音圓潤飽滿,高音鍵如珠玉般潤澤晶瑩,低音鍵弦振清晰,現場堂音殘響處理得很恰當,既能讓人聽到紮實的觸鍵質感,又能保有現場演出的氣氛。難怪陳必先在後製完成之後去洋活錄音室聽過非常感動,認為音響效果棒極了。
這張黑膠唱片還有一處讓人激賞,那就是封面設計。攝影是許浩哲與何文菁,攝影本就出色,但平面設計仲雅筠能夠將照片處理得那麼深刻,讓人看到陳必先那雙嶙峋十指彈出的琴音彷彿充滿空間的泛音,那是不盡的鋼琴泛音,也是陳必先與貝多芬無窮的樂思。封面圖像是無聲的,但仲雅筠的設計卻讓我們聽到音樂在空間中飄盪,真是傑出的佳作。執行製作李宜嬪是電台主持人,也是古典音樂傳播者,我猜唱片說明可能就是她寫的。這是一個優秀的團隊,不為名利,只想為台灣留下聲音的文化,值得稱讚與支持。
您還沒買到這張黑膠唱片嗎?慢了恐怕就搶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