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z Schubert(1797-1828),他是個短命但才氣縱橫的作曲家,音響迷到今天都還經常聽他那首琶音琴奏鳴曲(Arpeggione,D821),這首曲子本來是舒伯特為他那發明Arpeggione琴(類似吉他的大提琴)的朋友所寫的作品,這種琴到現在已經消失,只有在博物館可以看到,但這首曲子卻普受歡迎流傳至今。為什麼?因為旋律很好聽。同樣的,這張SACD/CD演奏的是舒伯特為小提琴所寫的作品,而且是用當代樂器Period Instrument演奏,旋律也非常好聽。
舒伯特只活了31歲,但是作品數量卻很多,編到D998號,包括10首交響曲、18部歌劇、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600多首歌曲,難怪他會被稱為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交響曲到底幾首有點爭議,因為我們俗稱的第八號交響曲標題「未完成」,事實上是真的還沒寫完。而俗稱的第九號交響曲因為舒伯特在第六號與第八號之間還有一首交響曲已經遺失,所以第九號的編號並不確定,所以往往唱片標題會標出「偉大」,這樣就不會弄錯了。如果包括未完成的第八號,現在通稱舒伯特有9首交響曲。其實,雖然他的交響曲的數目跟貝多芬一樣多,但我們比較常聽的大概就是第五號、第八號、第九號。而舒伯特的歌劇呢?老實說聽的人少之又少。倒是他的歌曲集、弦樂四重奏是大家聆聽的重頭戲。
這張SACD/CD中收錄的是舒伯特在19-20歲時的早期作品,只有C大調幻想曲 D934是他死前一年的作品。Rondo in A Major(D438)、Concerto in D Major(D345),還有Polonaise in B Flat Major(D580)這三首曲子都是小品曲,很可能是舒伯特為自己或家人所寫的曲子,舒伯特小提琴拉得很好,他的哥哥也是小提琴家,在家裡經常組成弦樂四重奏團演出自於,此時舒伯特就擔任中提琴演奏。不過,這三首曲子都是小提琴與小樂團的演奏,Rondo只有弦樂群伴奏,其他二首則是小管弦樂團(25人)。至於Sonata in G Minor(D408)與Fantasyin C Major(D934)則是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
這張錄音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以當時的樂器、編制、還有演奏技巧來演奏,所以鋼琴用的是現代鋼琴的前身Fortepiano(1815年製),小提琴是1754年的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樂團則是Die Kolner Akademie(1996年創立)。現代的鋼琴前身就是Fortepiano,在1790年代其音域還只是涵蓋五個八度,1810年代改良到涵蓋六個八度,1820年時才達到涵蓋七個八度,也就是85鍵,現在常見的鋼琴是88鍵,那就是在七個八度之外再加上三個鍵。舒伯特死於1828年,在他那個年代鋼琴頂多就是七個八度85鍵,所以在這張CD裡的錄音所用的古鋼琴是1815年所製造的。
古鋼琴跟現代鋼琴聽起來有什麼不同呢?聲音比較纖細,音響效果帶點大鍵琴的特色,但已經跟現代鋼琴很接近了。而那把1754年的小提琴呢?也是纖細熟美的,很委婉,尾音會牽絲,很甜,但不是很有Power那種。這樣的小提琴跟古鋼琴,加上當代樂器Period Instrument演奏起來也是比較纖細的聲音,使得這張SACD/CD的錄音帶有很美的女性清甜纖細優雅特質。
錄音時間分為二段,與管弦樂團的是在2017年12月,在科隆錄音。鋼琴與小提琴的是在2018年2月,荷蘭錄音。原始錄音檔24bit/96kHz。音效好,音樂好聽,值得欣賞。BIS發行,上揚唱片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