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1756-1791)的單簧管協奏曲K 622很有名,即使不是古典音樂喜好者,也可能聽過這首曲子,因為「遠離非洲」這部著名的電影選用這首曲子第二樂章當作配樂,由於劇情氣氛與音樂很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讓更多人喜愛這首曲子。
這首曲子是莫札特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他最後的幾首作品之一,寫於1791年9月、10月,同年12月5日他就過世了。這首曲子是拿莫札特自己在二年前所寫的Basset Horn(單簧管的一種)G大調快板(K 621b)為骨幹,加上新寫的二個樂章,就成了這首單簧管協奏曲,同時也將G大調改為A大調,總共只花了9天時間。
為何莫札特會寫這首曲子呢?據說是因為他去布拉格參加「La Clemenza di Tito」首演時,聽到他的學生Süssmayr正在為好友Anton Stadler(1753-1812)寫一首Basset Horn協奏曲。為了不甘示弱,所以才以短短的時間,從舊作中修改,完成這首曲子,並在1791年10月16日在布拉格首演,演奏者就是Anton Stadler。而Stadler在首演之後就宣稱原譜遺失了,有人猜測可能是他因為經濟困窘,所以把原譜拿去典當了。
由於莫札特原本是為Basset Horn所寫,這種樂器的音域比一般單簧管還低(多了更低的四個半音),原譜中就有一些比較低的音階。但莫札特的出版商自作主張,將那些只能以Basset Horn奏出的低音音階改為正常單簧管所能演奏,而且沒有出版原譜,只出版他修改過的樂譜(1802年),這份樂譜就一直被人當作是莫札特所寫的原譜。為何會這樣呢?可能因為Basset Horn在當時已經慢慢不流行了。現在,大家也早以接受莫札特這首他從來沒有聽過的單簧管協奏曲,因為首演時是Basset Horn協奏曲。
單簧管演奏者Jörg Widmann(1973-)是一位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也是位指揮。他在慕尼黑與紐約茱利亞音樂院學單簧管,後來擔任弗萊堡音樂大學的單簧管與作曲系教授。2017年開始擔任Barenboim音樂院的作曲系教授。也是柏林高等研究所院士,可說資歷非凡。Widmann在7歲的時候,聽到了莫札特的一首單簧管作品,可能是單簧管五重奏,也可能是單簧管協奏曲,總之就是聽了那首曲子才開始迷上單簧管這種樂器的。
而指揮Peter Ruzicka(1948-)在漢堡音樂院接受音樂教育,也在慕尼黑、柏林、漢堡隨名師習樂,指揮過的著名樂團也多到無法一一列舉。
演奏的團體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DSO)就是很早以前的RIAS Symphony Orchestra,創立於1946年,當年是盟軍成立的樂團,也錄製許多唱片,唱片迷應該聽過他們這個時期的許多著名錄音。到了1956年改名為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Berlin(RSO)。1993年更名為現在的團名。
這個錄音其實是2013年4月5日在柏林愛樂廳演出的現場音樂會,一直到2024年才出版180克黑膠唱片。雖然曲子不長,只有29分10秒,但錄音效果相當好,管弦樂綿密而優雅,搭配好聽的單簧管演奏,讓人覺得怎麼曲子這麼短就結束了。Orfeo唱片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