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斯特,大部分人馬上會聯想到鋼琴,沒錯,李斯特的鋼琴演奏技巧在當時是名傾一時的,可以跟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相提並論。想要了解李斯特的鋼琴技巧,最容易入門的就是他的12首超技練習曲。這12首超技練習曲跟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組曲一樣,是鋼琴家必須挑戰的高峰之一。
您知道這12首練習曲是李斯特15歲就大體寫完的作品嗎?15歲在台灣還是國中學生,但19世紀的李斯特已經可以寫出這麼高峰的作品,可見想要有成就真的除了苦練之外,還要有天賦啊!李斯特寫完這些練習曲時,並沒有冠以超技的名稱,那是後來他經過二度改寫之後,才冠上的名稱。所謂「超技」可以想像成練完這12首曲子之後,鋼琴的演奏技巧應該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了。沒錯,這12首練習曲中已經包含所有鋼琴的演奏技巧,年輕時如果能夠征服這12首曲子,等於已經練就一身外功。年紀大時繼續深入,就會連內功也練成。
不同於蕭邦的鋼琴練習曲除了少數幾首,大部分都沒有標題,只有編號。而李斯特這12首超技練習曲中,除了第一首標明前奏曲、第二首標明甚快板,第十首標明激動的快板之外,其餘9首都有明確的標題,例如第三首風景、第四首馬采巴(Mazeppa)、第五首鬼火,第六首幻影等等。這些標題與演奏本身有緊密的關聯性,不僅讓演奏者可以發揮想像力,連欣賞者也可以融入場景中,是少見充滿浪漫味道的練習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四首馬采巴,這是東歐柯薩克人的民族英雄,李斯特引雨果詩集中馬采巴的故事,寫成這首練習曲,欣賞此曲前最好先Google一下馬采巴的故事,這樣更能融入這首驚心動魄的曲子。又例如第九首回憶,聽來真的就如泛黃的照片,帶著感傷的琶音不停的挖出昔日情景。
該來說到為何要介紹這張CD了,原因無他,演奏與錄音都衝擊著我心。演奏者林冠廷13歲時就被媽媽帶到莫斯科音樂院就讀,同行的還有妹妹,這麼小就已經決定要走這條路,當初父母應該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今年林冠廷才25歲,已經拿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最高演奏文憑博士學位,回想這十幾年在莫斯科的苦練,付出總算沒有白費。
為何林冠廷第一張錄製的CD就選擇這麼難的挑戰?因為他的畢業論文就是「李斯特鋼琴協奏作品與研究」,我相信這也是林冠廷的自我挑戰。12首聽完,心裡感覺意猶未竟,可以用電光石火、排山倒海、石破天驚、飛瀑流洩、鏗鏘有力來形容,這是技巧。至於詮釋,依照每首曲子的標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畫面出現,林冠廷可以滿足我的想像。
而在錄音效果方面,這根本就是發燒級的,錄音師吳東晏在此處並不是想表現遠遠坐在觀眾席所聽到的鋼琴,而是要營造翻譜者所聽到的鮮明鋼琴效果,其實也就是演奏者本身所聽到者,那是跟鋼琴音粒合而為一的近景衝擊。請想像您就是麥克風,弦振化為千百音粒不斷對你迸射衝擊,高音鍵的圓潤亮澤有如珍珠,低音鍵的清晰弦振如浪濤般波波不止。我猜吳東晏認為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就是要給人這種強烈的衝擊音效,所以才會採用這種鮮明過癮的錄音方式。我認為選擇這種極富衝擊性的錄音方式跟超技練習曲有相加相乘的效果,那是震撼人心的,強烈吸引音響迷的。
錄音地點在高雄市音樂館,我聽過幾張在這個小音樂廳的錄音,效果都很好,難道這個小音樂廳非常適合錄音嗎?還是說,吳東晏充分掌握了這個音樂廳的音響特性,所以能夠錄出那麼傑出的作品?如果把這張CD的封套抽掉,讓音響迷聽,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被錄音效果所震撼,而且會以為這是哪個著名老外錄音師錄製的。
這張CD值得大家去買一張,不僅是支持實體CD,也支持國內的錄音作品,有那麼多人默默的在奉獻,值得肯定他們的付出,並且不吝給予他們該有的成就感。
哪裡買這張CD呢?禾廣娛樂 02-8693-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