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昊辰Haochen Zhang在BIS唱片公司所錄製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我就想到我們台灣也有陳毓襄在奇美唱片錄製過超技練習曲,還有我介紹過的林冠廷那張錄音。陳毓襄1970年出生於台灣,1980年移民去美國,現在應該是華裔美籍鋼琴家。而張昊辰 1990年生於上海,足足小了陳毓襄20歲。
陳毓襄在1993年時,贏得波哥雷里奇鋼琴大賽十萬美元獎金,那是該比賽第一屆。波格雷里奇鋼琴大賽跟一般鋼琴大賽不同,只規定參賽最小年齡21歲,沒有分級,陳毓襄是當年年紀最輕的參賽者。而張昊辰則是獲得2009年第13屆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冠軍。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回陳毓襄、林冠廷的版本來跟張昊辰版本做比較。
許多作曲家都有寫鋼琴練習曲,比較有名的就是蕭邦(1810-1849)的27首練習曲,不過那並不是以技巧難度取勝,而是為欣賞而寫。舒曼也寫了「交響練習曲」,其實就是鋼琴練習曲。後來的史克里亞賓、拉赫曼尼諾夫也都有寫鋼琴練習曲。德布西的12首鋼琴練習曲更是他最後的作品,說是要獻給蕭邦。Ligeti(1923-2006)也寫了鋼琴練習曲,算是近代音樂家的罕見作品。
Franz Liszt李斯特(1811-1886)是19世紀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也是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充滿音響效果,是音響迷偏愛的作曲家之一。他有鋼琴的帕格尼尼之稱,在他之前,鋼琴演奏時,大部分演奏家都是背對著觀眾的。而他演奏時則喜歡側面對著觀眾,他的這種方式影響到後世,現在我們聽鋼琴演奏,演奏者幾乎都是側面向著觀眾的。
除了側面向觀眾之外,李斯特還有一首作品也一直影響了後世鋼琴學習者,那就是超技練習曲(Transcendental Etudes),這首作品可說是諸多鋼琴練習曲中最有名者,也是每位鋼琴家的聖山,就好像小提琴家的巴哈無伴奏一般。而且,這12首「超技練習曲」不是為欣賞而做,是真的為磨練鋼琴技巧而寫。
李斯特在1826年15歲時就立下宏願,要以24個大小調寫48首練習曲,這可能是受到巴哈Well-Tempered Clavier的啟發,不過最後只寫成12首,編號S.136。到了1837年,受到帕格尼尼的影響,將這12首又改寫成更艱難的練習曲,編號S.137。到了1851年,又再度改版,寫成這12首「超技練習曲」,編號S.139。這首作品就題獻給他的老師徹爾尼(1791-1857,貝多芬的學生之一)。徹爾尼寫了上千首鋼琴練習曲,只要彈鋼琴的人都彈過他的練習曲,是真正的鋼琴練習曲大師。
S.136是比較簡單的練習曲,但是到了S.137就改為比較艱難。而S.139某幾首難度更高,是名符其實的超技練習曲。李斯特完成於1851年,在1852年出版。雖然說是超技,但李斯特考慮到手掌比較小的演奏者,在最後一版將所有超過十度音程的段落都刪掉了。如果還保留那些段落,恐怕更是名符其實的超技。
許多鋼琴演奏家都錄製過超技練習曲,阿勞在飛利浦唱片的錄音也是名版之一。年輕一輩的鋼琴家中,Alice Sara Ott也有錄製,而我在2017年也推薦過林冠廷的版本,現在我要推薦張昊辰的版本。
張昊辰在2019年推出他跟BIS唱片合作的第一張唱片,演奏普羅高菲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後來又錄製了舒曼、李斯特、布拉姆斯的鋼琴獨奏。
2022年10月,張昊辰跟費城管弦樂團錄製了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而這張超技練習曲則是2022年7月28-31日錄製的,錄音地點在慕尼黑Bavaria Studio。跟林冠廷那張一樣,錄音效果非常優異,光是聽完第一首就會讓人膽戰心驚,幸好不是每首練習曲的衝擊都那麼強,否則聽完12首真的耳朵會受不了。
假若您喜歡聽鋼琴強烈的音效,這張SACD再適合不過了。當然張昊辰錄製的目的不是為我們展露音響效果,而是盡情揮灑他的鋼琴技巧。BIS唱片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