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謙(1994-)無疑是台灣人的光榮,他獲得第15屆(2015年)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第二名,而第一名從缺,所以他也是實質上的第一名。那次的比賽,已經出唱片的韓國女小提琴家Kim Bomsori只拿到第五名,賽前被看好的另一位韓國著名女小提琴家Clara Jumi Kang拿到第四名,都沒有拿到獎牌。而第三名竟然有三位,二位俄羅斯、一位Moldova。其實2011年那次小提琴金牌也是從缺,再往前2002年、1994年、1974年金牌也是從缺,由此可知競爭之激烈。
曾宇謙小時候並沒有顯露音樂神童的天分,他回憶自己在五歲的時候,他的幼稚園老師打電話給父母,說曾宇謙連生日快樂歌都唱得五音不全,擔心他的聽覺有問題。曾宇謙的父母都是老師,決定讓曾宇謙學小提琴,希望藉著學習過程,能夠建立曾宇謙的音感與旋律感。沒想到發現曾宇謙竟然有絕對音感,而曾宇謙更是對小提琴有興趣,一年後曾宇謙就上台演出,八歲時就獲得小提琴比賽獎項。曾宇謙事後回憶,他小時候學琴,父母完全沒有給他壓力,使得他覺得學琴過程很快樂,而他也是為了愉快享受而練琴。
十三歲時,父母知道該讓曾宇謙到國外學琴了,於是在父親的陪同下,曾宇謙來到美國費城Curtis音樂院。選擇Curtis音樂院不僅是音樂設備與師資,還有一項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全額獎學金。曾宇謙說父母都是老師,家裡並不富有,所以全額獎學金對於曾宇謙而言非常重要。在Curtis音樂院,曾宇謙有二位主要的老師,一位是Ida Kavafian(1952-),另一位則是Aaron Rosand(1927-2019),Ida是土耳其裔女小提琴家,也曾出版幾張唱片。而Aaron音響迷無人不知,他以前在Audiophon唱片所出版的幾張發燒片音響迷也都有收藏。對了,他也是林品任的老師。
從Ida Kavafian身上,曾宇謙說他學到了如何理解音樂,老師教他的不僅是獨奏或協奏曲,還有室內樂與交響樂等,讓曾宇謙對於古典音樂有全面性的了解。而對於Aaron Rosand,曾宇謙說他從小就聽過許多老師的唱片錄音,從他那裏學到了許多不同的音樂詮釋觀點。不過曾宇謙說他從Aaron Rosand身上學到最多的是生活態度,包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學習、如何分享等。他說Aaron Rosand即使將近九十歲時,也仍然保有年輕人的精力。
在這張Reverie專輯中,曾宇謙選了一些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來紀念寇蒂斯音樂院這二位老師對他的影響。此外,選擇這些曲目也呈現二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小提琴演奏家(指曾宇謙自己)的音樂品味與信念;另一個面向就是反映從巴洛克到浪漫樂派小提琴演奏曲目的演進。例如塔蒂尼的「魔鬼的顫音」樹立了小提琴真正的里程碑。而Wieniakwski在這張唱片中的作品也可以找到跟塔蒂尼的直接連結。說到演奏技巧的困難程度,Ernst那首「The Last Rose of Summer」可說是大師級的高峰作品,曾宇謙說這首作品很少人錄音,在演奏會上也很少聽到。當然曾宇謙也選了人人能夠接受的美麗旋律,例如柴可夫斯基的「Melodie,憶懷念之地」與蕭邦的作品就是如此。
曾宇謙在這張錄音中用的小提琴是1732年的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這是奇美基金會借給曾宇謙使用的名琴。在這張唱片中,這把小提琴聲音宏亮,穿透力強,音質優美。錄音地點在柏林Emil Berliner Studios,錄音時間是2016年10月,也就是曾宇謙獲獎的隔年。鋼琴伴奏是有名的Rohan De Silva,他是帕爾曼現場音樂會的鋼琴搭檔。這張唱片的小提琴與鋼琴距離聆聽者比較近,可以聽到更多的細節,但如果調整不慎,小提琴也容易產生侵略性。這剛好也可以當作黑膠系統調聲工具,如果您覺得小提琴太尖太硬太亮,請用耳機聽聽看CD版,就知道您的黑膠系統調得太尖銳了,或聆聽空間偏向硬調,整體聲音不夠溫暖。
雖然這張唱片早在2017年五月就已經發行,許多人也早已購買CD版,但可能還是有人沒有收藏到黑膠版,這是二張一套的黑膠,還沒買到的人不要再錯過了。DG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