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 Stravinsky(1882-1971)的作品是音響迷的最愛之一,不管聽不聽得懂他的音樂風格,但音樂中的音響效果卻是大家都聽得懂的。所以,無論是「火鳥」、「彼得洛西卡」或「春之祭」,一般人手上都有好幾個版本。有幸的是,史特拉汶斯基在1971年才過世,他去世之前已經為唱片公司錄下許多自己的作品,這是古典音樂作曲家罕有的「殊榮」,也讓我們能夠聽到「最正宗」的詮釋。與上述三大芭蕾舞曲相較,「士兵的故事」只是一個小品,但精采的程度也值得音響迷去追求。
史特拉汶斯基是在1918年寫成「士兵的故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1918年11月11日正式結束)。而俄羅斯的十月革命在俄曆1917年10月25日發生(西元1917年11月11日),這段期間對於史特拉汶斯基而言是個難捱的日子。他從1910年6月「火鳥」在巴黎首演之後,就住在瑞士(秋冬天)與俄羅斯(夏天),那段時間是他吃香喝辣風光的日子。不過好景不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他的家產被俄國政府充公,加上歐洲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苦日子開始。在這段期間的1918年,他為了餬口,寫出了「士兵的故事」,並在同年9月28日由安塞美指導首演。
「士兵的故事」是依據民間傳說而寫的舞台劇,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士兵休假返鄉遇到魔鬼(化身為老人),魔鬼以一本魔法書交換士兵的小提琴,最後士兵藉著魔法書變成富翁。第二部分是士兵成為富翁之後內心空虛,並未感覺幸福,於是出外找尋魔鬼。相遇之後二人為了拯救公主而發生許多事,士兵出賣靈魂換取財富,雖然後來明白自己錯了,而跟魔鬼爭鬥,但最終士兵還是無法逃出魔鬼的魔掌。
這部音樂是為小型巡迴演出劇而寫,由Ramuz寫劇本(二人在1915年開始合作),史特拉汶斯基配樂,由於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歐洲民生凋敝,劇場無力支撐大型演出,所以才會出現這種以簡單道具、演出人數與樂團降到最小編制的做法。史特拉汶斯基獲得慈善家Werner Reinhart的財力支持,使得這齣劇能在1918年9月28日,於Lausanne上演,當時的指導是安塞美,演出時只有三位演員(士兵、魔鬼、公主)、一位旁白,以及七位樂手。第二次演出在1924年春天於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演出,後來又在德國演出,慢慢這齣劇打響知名度。
「士兵的故事」後來被改編為許多不同版本演出,錄音版本也很多,有全本旁白者,有去掉旁白者,有維持原本七樣樂器演奏者,有擴編樂團演奏者。此處的版本是全本旁白,而且維持原本七樣樂器(小提琴、單簧管、巴松管、短號、伸縮號、Double Bass與打擊樂器)演出的版本,可說是原汁原味。更棒的是,此處的旁白是英文,由Dominique Horwitz(1957-)擔任,他是法國著名演員與歌手,一人分飾士兵(Joseph)與魔鬼二個角色,語言表情非常豐富,而且我們也可以聽懂。
這張唱片的「士兵的故事」除了展現原汁原味的版本之外,連演奏的樂器也刻意去找當年所製造者。例如單簧管是1906年(A調)與1918年所製造(B flat);巴松管是1910年製造;短號是1900、1906、1915所製造(用了三支);伸縮號是1927年所製造;Double Bass是1748年所製造,小提琴是1704年所製造。小提琴與Double Bass要考慮到音質之美,當然不可能去找1910年左右所製造者。此外,打擊樂器有小鼓、中鼓與大鼓。
「士兵的故事」音樂非常獨特,包含進行曲、探戈舞曲、圓舞曲、吉普賽音樂、Ragtime等等各種風格,加上鼓聲,音響效果相當好,音響迷可以聽到每樣樂器清楚的定位與音場中的位置,而且還可以享受到很美的樂器音質。除了「士兵的故事」之外,這張CD還收錄了史特拉汶斯基另外二首作品,一首是Elegie,這是為小提琴獨奏而寫,1944年完成。另一首是Duo Concertant,這是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完成於1932年。這二首曲子雖然不長,但都很吸引人。
錄音時間是2019年12月與2020年4月與7月,錄音地點在柏林Teldex Studio,錄音師是Tobias Lehmann。Harmonia Mundi在這家錄音室中錄製許多唱片,音響效果都非常優異,這張也不例外。值得收藏的CD,不僅可以欣賞優美的音樂,享受傑出的音響效果,還可測試自己的英文聽力。Harmonia Mundi唱片發行,上揚唱片代理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