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1840-1893)D小調弦樂六重奏Op.70是他晚年重要的作品之一,寫於1890年,是獻給聖彼得堡室內樂協會的,以回報該會選他為榮譽會員。標題「Souvenir de Florence』佛羅倫斯的回憶,是因為柴可夫斯基在佛羅倫斯創作歌劇「黑桃皇后」時,也寫下該曲主旋律。而Erich Wolfgang Korngold(1897-1957)的弦樂六重奏D大調 Op. 10寫於1914-1916年間。這二首曲子之間沒有什麼關連,而且作品完成時間相隔26年,我猜因為同是弦樂六重奏,而且又是二位作曲家唯一的弦樂六重奏,所以製作人將二首曲子放在一起。
弦樂六重奏是比較罕見的室內樂作品,通常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二來演奏,這類作品比較有名的是布拉姆斯寫了二首(1860年與1865年)。德弗札克也寫過、Vincent d’Indy、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eger也有作品。不過此處選的是柴可夫斯基與Korngold的弦樂六重奏。柴可夫斯基那首很通俗,連音響迷都很熟悉,而Korngold這首就比較少聽過。
Korngold 10歲時就被馬勒譽為天才,1910年時李查史特勞斯寫信給Korngold的父親(音樂評論家),說到:「The first feeling one has when one realises that this was written by an 11-year-old boy is that of awe and concern that so precocious a genius should be able to follow its normal development」連史特勞斯都對年僅11歲的作品感到敬畏,可以想見Korngold會被稱為莫札特再世不是過譽。
馬勒愛才,將Korngold介紹給朋友Alexander Zemlinsky,請他當Korngold的老師,而妻子愛瑪也對這位音樂神童照顧有加。後來Korngold與愛瑪都流亡在美國時,Korngold還將小提琴協奏曲題獻給愛瑪。Korngold 13歲時,作品就在現在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而芭蕾舞劇「Der Schneemann」也於Hofoper廳,在比利時王室前演出。1920年12月4日,Korngold的歌劇「Die tote Stadt」(The Dead City)就在維也納現在的國家歌劇院演出,而且還在世界各地超過80個歌劇院上演,當時維也納人將他與Schoenberg並列。
1933年,當時納粹興起,加上他的舞台導演朋友Max Reinhardt去美國導演「仲夏夜之夢」,華納兄弟想要拍成電影,Reinhardt邀請Korngold到美國為這部電影寫配樂,於是他開始往來洛杉磯與維也納之間,為華納兄弟寫配樂。1936年Korngold申請美國公民,此時德國併吞奧地利,Korngold當時人在加州,家人逃到美國,從此Korngold就在美國落腳了,繼續為華納兄弟電影寫電影配樂餬口。音響迷一定有買過他的電影原聲帶「Captain Blood」(1935)、「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1938) 、Sea Hawk (1940)、 Kings Row (1942)等。
由於他寫電影配樂的名氣很高,以至於大部分人忘了他的歌劇、室內樂、管弦樂作品、鋼琴作品與藝術歌曲等。事實上,Korngold也想東山再起,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在1947年由海飛茲首演;他在1950年曾回到維也納住了二年,試圖找回當年輝煌的生活,可惜時不我與,環境改變了。1957年他在洛杉磯死於腦溢血,死前他認為自己已經被遺忘了。Korngold總共寫了22部電影配樂,第一部是1934年的「Waltzes from Vienna」,最後一部是1956年的「Magic Fire」。
有關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說了。這二首弦樂六重奏都是四樂章形式,風格極為不同,但都非常好聽。尤其Korngold這首17歲到19歲之間的作品處處可以聽出他早熟的才華,非常精彩。
演奏團體是The Nash Ensemble,錄製時間2023年1月9-11日,錄音地點在倫敦Kenitsh Town的St. Silas The Martyr。錄音效果非常優異,如果您聽起來覺得粗糙又缺乏和聲之美,那就錯了。反之,如果聽起來絲絲縷縷又能顯出交響樂般的氣勢,還有很美的和聲,那就對了。Hyperion唱片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