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音響迷來說,Balanced Audio Technology(以下簡稱BAT)可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熟悉的是BAT在國外玩家間一直頗獲好評,陌生的是BAT在台灣一直過於低調的非主流品牌。本刊上一篇BAT的評論,竟然已經是十年之前的事。為什麼會這樣?老實說我實在不知道,因為研究過也實際聽過VK-655SE後級之後,我發現不論理論、技術、製作與聲音表現,BAT都應該是Pass Labs或Gryphon那一個等級的,只能說BAT一直被台灣市場嚴重低估,大家都「走寶」了!
從管機起家
先簡述BAT的歷史,創始人兼設計者Victor Khomenko是俄國人,擁有電子與物理碩士學位,八歲就開始玩音響線路,在早年俄國物資匱乏、管制嚴格的時代,Victor不但自己裝擴大機,甚至連黑膠唱盤與盤帶機都自己製造。1979年他移居美國,在HP惠普公司的數位與類比儀器部門工作,遇到了同事Steve Bednarski,改變了他的一生。Steve是音響迷,他發現Victor自己裝的擴大機聲音好得出奇,認為有商品化的潛力,於是兩人在1994年創立了BAT。隔年行銷大將Geoffrey Poor加入,構成BAT的核心三人組。
值得注意的是,BAT當年是以管機成名,如今的產品線卻是管機與晶體機並行,這次評論的VK-655SE就是大功率晶體後級。放眼Hi End音響界,像BAT這樣管、晶雙修的音響廠家還真不多見。根據Victor在官網上的說明,他自己倒是覺得這沒什麼奇怪的,管機與晶體機本來就各有擅場,他們只不過是針對不同的用家需求,設計最適當的擴大機而已。
分析BAT的管機與晶體機,我們可以看出兩者在用途上的差異,他們的管機輸出功率最高70瓦,VK-655SE後級在8歐姆負載則可輸出300瓦大功率,顯然是把驅動怪獸喇叭的工作交給擅長輸出大電流的晶體機負責。不過在線路架構上,BAT的晶體機卻與管機非常相似。怎麼說呢?BAT的晶體機講究的是極簡架構、單端放大、純A類線路,無負回授設計,管機迷看到這些關鍵字一定眼睛一亮,資深音響迷則會聯想到早期的Pass擴大機。
只用N通道MOSFET
的確,我發現BAT的晶體機的確與Pass的早期經典Aleph擴大機非常接近,都是單端純A類放大,都只使用N通道MOSFET功率晶體,都只有兩級放大,都追求極簡精神。VK-655SE的輸出功率竟然高達300瓦,怎麼辦到的?秘訣在於BAT品牌中的「Balanced」,也就是他們從創立之初就堅持的全平衡線路。
純A類300瓦之謎
BAT用的是「單端橋接線路」。這種線路並非BAT首創,而是早在1950年代就由ElectroVoice工程師Henry Wiggins所發明,這種平衡線路的每個聲道有兩個單端放大線路,也就是說,每個放大線路都是放大全波訊號,再以浮動橋接方式合併兩個全波訊號,並且抵消浮動接地的直流偏壓。這種線路有四個好處:一是訊號的對稱性比平衡推挽線路好。二是可以降低單端管機輸出變壓器的磁飽和問題(BAT的旗艦真空管後級REX II也是採用單端橋接線路),第三是可以用單端放大線路取得更大的輸出功率,第四是理論上橋接可以提升四倍功率,這解釋了VK-655SE的純A類300瓦之謎。
VK-655SE真的是純A類放大嗎?這點有必要特別說明,因為原廠資料其實對「純A類」隻字未提,而且「純A類300瓦」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擴大機的電源供應必須極度充沛,VK-655SE應該會更大更重才對(雖然VK-655SE已經很大很重了)。與技術主編陸怡昶討論之後,我們認為VK-655SE實在沒有理由不是純A類線路,一來單端放大本質上就是純A類放大,符合純A類全波放大、無交越失真的最重要特性。二來因為採用單端橋接線路,所以一個單端放大線路只需要輸出75瓦即可,這就是VK-655SE的體積不特別巨大,卻可以做到純A類300瓦的原因。
超壯觀的電源供應
或許你覺得奇怪,既然橋接就可以換取大功率的純A類輸出,為什麼其他廠家不這麼設計呢?因為單端橋接的多組浮動式電源設計難度極高,而且線路的特性必須非常精確,最重要的是電源供應的電流輸出能力要夠強,否則橋接只是帳面數字上功率增加,但是實際驅動喇叭的能力其實並沒有提升,這些要求都是會讓成本大幅增加的硬功夫。對出身HP儀器部門的Victor來說,要設計規格精密的線路不是問題,充沛的電源供應,更是BAT擴大機的一大特徵。VK-655SE從電源供應開始就是真正的雙單聲道設計,每聲道不但個別配備一顆超大變壓器,而且連電源線也是左右聲道各一條,機箱內更塞滿了濾波電容,原廠宣稱VK-655SE的電源容量高達1,800焦耳,以換算後1焦耳可以舉起一個蘋果來看,VK-655SE的「力量」可以舉起1,800顆蘋果,用這樣的力量推動喇叭單體,你說有什麼喇叭是它推不動的?難怪單端橋接後的VK-655SE絕不軟腳!事實上,因為VK-655SE在開機瞬間對市電的需求太高,為了避免家中的總開關跳電,在開機時,兩個聲道的電源其實是依序啟動,而不是同時開啟,VK-655SE的電源供應之充沛,由此可見一斑。如果你的喇叭真的對驅動力需求若渴,那麼原廠還有升級套件,可以將VK-655SE切換為單聲道後級,此時BAT就沒有使用橋接方式,而是將VK-655SE的兩個聲道並聯為單聲道,以取得更高的電流輸出能力。
自製油浸濾波電容
寫到這裡,我要附帶一提,在BAT的產品線中,目前只有VK-255SE與VK-655SE兩部晶體後級,以及REX II旗艦真空管後級採用單端橋接線路。而BAT並不是唯一採用這種線路的廠家,採用這種技術的還有另一家,那就是美國天王級品牌Constellation,雖然細節設計與BAT可能不同,但是他們的擴大機同樣只用N通道單極性MOSFET晶體作單端全波放大,同樣用橋接方式提升輸出功率。相較於Constellation的售價,你就知道BAT這款VK-655SE有多超值了!
關於電源供應,其實還牽涉到單端橋接線路的另一個優點,因為單端放大在橋接後,電壓不會倍增,所以濾波電容的耐壓比一般純A類放大要低,體積也就不會太大。也因為如此,VK-655SE可以在有限的箱內空間中,塞進更大容量的濾波電容。值得一提的是,BAT是我所見過最重視電容特性的廠家,而且特別偏愛油浸電容,這顯然是遺傳自設計管機的偏好。他們使用的電容不但是量身訂製的特別品,而且還分為BAT-PAK、SUPER-PAK、SIX-PAK三種型號,等級最高的SUPER-PAK油浸電容音場最開放,音質最透明滑順,VK-655SE就大量使用了BAT最新改良的第二代SUPER-PAK電容。
無負回授最好聲
為什麼BAT要這麼重視元件的特性呢?這與他們堅持不使用整體負回授有關,他們認為只有無負回授才能達到寬頻重播與最佳工作線性。為了證明無負回授比較好聲,他們甚至特地打造一部線路相同,但是施加負回授的擴大機當作對照組,結果發現,即使只施加3dB的微量負回授,都可以聽出音場變窄,空氣感細節減少。不施加負回授還有兩個後果,一是失真數字會增加,二是元件本身的聲音會原形畢露,這就是BAT特別講究元件特性與聲音的原因。原廠公佈VK-655SE的總諧波失真是0.2%,與許多擴大機相較,這個數字並不漂亮,但是以一部沒有整體負回授的300瓦大功率後級而言,這個失真數據其實已經夠低了。
極簡的兩級增益
BAT對簡化訊號路徑的「癖好」,還體現在增益級的設計上。相較大多數擴大機使用多級增益,BAT的前級只有一級增益,後級理論上也只需要一級增益,不過只適用於小功率輸出,所以他們的大功率後級只有兩級增益。換句話說,如果你使用BAT前後級組合,音樂訊號總共只會經過三次增益。為什麼增益級越少越好,BAT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增益級對音樂訊號的影響,就像是玩傳話遊戲一般,一個訊息經過太多人次的傳遞之後,就會與原始訊息出現偏差。同理,音樂訊號經過太多增益級的放大之後,也會損失音樂的細節與動態範圍。減少增益級的好處不難理解,但是設計難度卻比多級增益線路高出許多,對於元件的精密度與電源供應都有更高的要求。BAT的增益級具備極低失真、極高的電壓擺幅,靜態電流高達250mA,所以完全不需要緩衝級,就可以輕鬆驅動輸出級,完全不會限制頻寬表現,讓音質的透明度大幅提升。設計管機起家的BAT甚至宣稱,VK-655SE的訊號路徑比單端小瓦數管機還要簡單,因為管機多了輸出變壓器,而晶體機不需要,由此可見VK-655SE的線路有多單純。
完整報導請見音響論壇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