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錄音帶?如果是真的錄音母帶遺失了,唱片公司的倉管應該打屁股。其實並不是真的錄音母帶遺失,而是Rudolf Serkin(1903-1991)死前並沒有同意讓這二次的錄音出版,而現在透過他女兒Judith Serkin(大提琴家)在唱片說明所寫的前言,Rudolf Serkin死前已經病得很嚴重,即使當時連唱片封面都已經即將設計完成,但Serkin卻無法簽署讓這二段錄音出版。她也強調這二段錄音並非完美,或許當年Rudolf Serkin沒有同意出版可能也是自己不滿意,現在則由Judith簽署出版同意書。
Serkin生於波希米亞與德國邊界附近的小村Eger,最早學小提琴,但不喜歡在耳朵旁邊的刺耳聲音,所以改學鋼琴。他在6歲時就在公眾演出,當地報紙有紀錄:「Little six-year-old Rudi Serkin delighted his audience with his extremely precise playing, earning him his first well-earnedlaurels。」可見他真的是音樂神童。
由於音樂天資聰穎,所以8歲就申請布拉格音樂院,但被拒絕,因為太年輕了。後來Serkin在18歲時去柏林找Ferruccio Busoni(1866-1924)學琴,但也被拒絕了,原因是太老了,其實當時Serkin已經上台演出。8歲時,當時著名的鋼琴家Alfred Gruenfeld跟一些人來到村裡,聽到了Serkin的演奏,說他簡直就是小魔術師。Gruenfeld建議Serkin父親,一定要送他去維也納隨Richard Robert學習。
Serkin 9歲就隻身前往維也納隨Richard Robert習樂,身邊沒有親戚照顧,12歲就跟維也納愛樂同台演出。1918-1920年他跟Arnold Schoenberg學作曲。Serkin在1920年就跟小提琴家Adolf Busch一起演出,當時Busch有一個才3歲的女兒Irene,15年後嫁給Serkin,二人生了7個兒女,其中兒子Peter是鋼琴家,女兒Judith是大提琴家,孫子David Ludwig是作曲家。
Serkin後來的際遇跟當時許多猶太裔音樂家類似,受到納粹迫害,先是去瑞士,後來到美國發展,1937年Serkin第一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從1939年到1975年他在費城Curtis Institute任教,1949年他協助創立Vermont Marlboro Festival。終其一生都在教學、錄製唱片與演出。
有關Serkin的一則故事很有名,流傳很廣。他在17歲時,跟Adolf Busch合奏團在柏林演出,結束之後觀眾要求昂可曲,Serkin問Busch要演奏什麼?Busch開玩笑的說演奏巴哈郭德堡變奏曲,Serkin就傻傻的開始演奏。大家都知道郭德堡變奏曲如果沒有刪節要演奏多久,Serkin說最後全場只剩下四個人,那就是Busch、鋼琴家Arthur Schnabel,愛因斯坦,以及Serkin自己。那次的昂可成為史上最長的昂可曲。
Serkin在這張CD中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 53「華德斯坦」是在1986年3月錄製,錄音地點是紐約Purchase College Recital Hall。而Op.57「熱情」是在1989年5-6月錄製,錄音地點Vermont Guilford Sound。前者是紐約州立大學位於紐約的音樂院中的一個552座的獨奏廳,後者是在美國東岸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家鄉間錄音室。Serkin是在1991年病逝的,這二段錄音應該就是他的天鵝之歌。
這張CD是為了慶祝DG 125週年紀念,也為了慶祝Rudolf Serkin 120歲冥誕而推出。您一定很難想像當時已經八十好幾的Rudolf Serkin還能將這二首高難度的鋼琴奏鳴曲彈得那麼強勁又那麼輕柔,那麼熱情又那麼理智,如果不看封面,一定以為是壯年鋼琴家所演奏的(雖然技術不如顛峰期),這是值得收藏的CD。DG唱片2023年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