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ésar Franck(1822-1890)在音響迷心中並不是重要作曲家,其實他是被低估了。雖然他的交響曲重要性排不上前幾名,但是他的室內樂作曲卻是珠玉,音響迷大概都聽過他的那首著名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此外,他的學生很多赫赫有名,如蕭頌、杜卡、丹第、拉羅、杜帕第等。他擔任教堂管風琴師達30年,連李斯特都讚他的管風琴演奏是巴哈再世。所以,法朗克並非無名小卒,而是那個時代舉足輕重的作曲家之一。
在這張CD中,除了法朗克的作品之外,還多了一首Louis Vierne(1870-1937)的鋼琴五重奏。到底他跟法朗克有什麼關係呢?讓唱片製作人將他的鋼琴五重奏跟法朗克的鋼琴五重奏放在一起?這位法國作曲家生下來就因為先天性白內障而幾乎全盲,但是在二歲時就被發現有音樂天賦,當時鄰居在彈舒伯特的搖籃曲,聽完之後,Vierne馬上在鋼琴上彈出他所聽到的旋律。六歲時他動了切除虹膜的手術,讓他的視力得以看到人形,還有大的字母,從此他可以學習各種事務。
1880年,Vierne隨一位盲人老師學鋼琴(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Young Blind),當老師聽到Vierne所彈奏的管風琴時,竟然感動得流下眼淚。1881年,Vierne進入該校修習音樂。法朗克見到這位學生,建議他主修管風琴,Vierne也私下跟隨法朗克學和聲,也在巴黎音樂院上一些課。1890年Vierne正式成為巴黎音樂院學生,當年法朗克去世,Charles-Marie Widor繼任法朗克的教職,而Vierne就擔任Charles-Marie Widor的管風琴助手。Louis Vierne從1900年起擔任法國巴黎聖母院的管風琴師,一直到過世為止,其經歷跟法朗克擔任管風琴師長達30年類似。
Louis Vierne在音響迷心目中雖然是陌生人,但是他這首鋼琴五重奏Op. 42跟法朗克的鋼琴五重奏FWV 7相比卻毫不遜色。法朗克這首鋼琴五重奏一開始就呈現激情,繼之而來的是綿綿不盡的浪漫纏綿與肉慾(當年的標準),這跟法朗克孤鳥的形象大相逕庭。其實,您聽法朗克的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不也是如此嗎?所以,人不可貌相,音樂不可以人來想像。
法朗克寫作這首F小調鋼琴五重奏的時間是在1878年與1879年間,創作期間,他傳出與學生的不倫戀。或許是因為這樣,首演時聖桑擔任鋼琴演奏,演奏完畢,法朗克上台將這首曲子獻給聖桑,但聖桑卻馬上拂袖而去,顯露對法朗克不倫戀的不滿。不僅聖桑,連法朗克的妻子對這首鋼琴五重奏也很厭惡,顯然這首曲子內中隱藏的激情或許有不為人知的八卦故事。
Louis Vierne這首鋼琴五重奏寫於1918年,前一年他的17歲兒子才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事實上是他允許未成年的兒子參戰的。兒子死後,他內心極為痛苦,創作這首鋼琴五重奏之後,他寫道:「… as my grief is terrible, I shall make something that is powerful, imposing and strong, which will stir in the depths of every father’s breast the deepest feelings of love for a dead son」。
從這短短的描述中,可以窺知Vierne內心巨大的悔恨與痛苦。也因為如此,這首鋼琴五重奏的情感激烈,充滿戲劇性的轉折,而且不乏陰暗處。雖然這首曲子中的情感意涵與法朗克那首截然不同,但我們現在聽來,一樣是驚心動魄,一樣是精采萬分。
CD1就安排這二首鋼琴五重奏,CD2則安排了那首膾炙人口的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以及鋼琴三重奏。Op.1 No.1這首鋼琴三重奏也很精彩,這首曲子完成於1841年,當時法朗克還是巴黎音樂院的學生。雖然這首曲子是他年輕所寫,但旋律卻非常優美,而且音響性非常優異,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和聲極美,其地位完全不輸給鋼琴。當然,鋼琴的音響效果也絕對是音響迷會喜歡的。
這二張一套的CD不僅演奏詮釋非常精采,錄音效果也非常優異,足以當作室內樂錄音的典範之一。Trio Wanderer的唱片我很喜歡,沒有一張是讓我失望的。為了演出五重奏,還加上一把小提琴與一把中提琴,音響效果更為豐富。如果這二張CD的音響效果能讓您聽了愛不忍釋,代表府上音響系統的調聲水準是很高的。Harmonia Mundi出版,上揚唱片進口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