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為鋼琴家的新約聖經,而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則被稱為鋼琴家的舊約聖經,可見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重要性。為何貝多芬這32首鋼琴奏鳴曲的地位那麼重要呢?除了承先啟後的地位之外,如果不計貝多芬在11歲時就完成的三首,他從1795年到1822年間完成這32首,可說是終其一生持續在創作鋼琴奏鳴曲,橫跨早期、中期與晚期,音樂學者可以從這些奏鳴曲的風格改變中窺知貝多芬的作曲心路歷程,這是何等珍貴的作品證據。
除了可以從這32首鋼琴奏鳴曲中一窺貝多芬的作曲心路歷程之外,還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那就是鋼琴的演進。貝多芬的時代正是鋼琴在進化的時代,他早期所寫的鋼琴奏鳴曲並不是以現代鋼琴的音域及演奏技巧去寫的,一直到他寫第21號「華德斯坦」時,他才有機會彈到從5個八度轉變為6個八度的鋼琴,此外踏板也不同。當我們在欣賞貝多芬這32首鋼琴奏鳴曲時,心裡不妨也想像當年他彈的是什麼樣的鋼琴?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音響效果?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音響迷最常聽的可能是悲愴(8號)、月光(14號)與熱情(23號)這三首,事實上許多演奏家錄製唱片時也把這三首排在一張CD中。或者,還可以加上一首,那就是編號17號的暴風雨。如果要把這32首鋼琴奏鳴曲攤開來看,早期奏鳴曲可說是古典風格,晚期最後三首則慢慢要進入浪漫風格,中期的則可說是古典與浪漫之間的緩慢轉變。所以,假若您不想一下子把32首全部吞下去,我建議除了前述那四首有標題者之外,可以先選最後這三首來聽,也就是Op.109、Op.110、Op.111。
當我們在揣摩貝多芬的樂思時,不要忘了貝多芬的耳疾困擾,事實上他在寫最後這三首鋼琴奏鳴曲時,耳朵已經全聾。即使他雙手在鍵盤上遊走,但他的耳朵卻聽不到一顆鋼琴音粒,這些美妙的鋼琴旋律其實都是從他腦子裡迸發出來的。不管您聽來覺得抒情?或覺得理性,甚至狂暴,其實這都可能是當時貝多芬內心情感的反映。試想,在一個完全寂靜的世界裡,貝多芬大腦裡所發出的鋼琴聲音是多麼巨大、是多麼震撼、是多麼激情、是多麼平靜。晚年在遭受肉體與精神雙重折磨中,貝多芬的大腦卻能夠泊泊流出如甘泉般的琴音,我們在聽這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時,心情能不激動嗎?
Maurizio Pollini(1942-),一位音響迷喜愛的鋼琴大師,他在2014年才終於完成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從1975年錄製30號、31號開始,總共歷時39年。不過,這張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並非從那套全集中抽出,而是在2019年重新錄音的,當然這也是計畫中慶祝貝多芬250歲誕辰的出版計畫之一。為了紀念這個事件,波里尼特別回到他錄製第一張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慕尼黑Herkulessaal,也就是慕尼黑皇宮音樂廳錄音,事實上那是現場音樂會,時間是2019年6月24-26日。我看過這場演奏會的影片,當年英俊瀟灑的波里尼已經滿頭白霜,歲月真的催人老啊!
這張現場演奏會的錄音怎麼樣?如果有人說錄音技術這幾十年都沒進步,我會請他以這張2019年的現場演出去跟以前波里尼的錄音相比,我相信他聽過之後,不得不承認這張錄音好過以前的錄音,這就是錄音進步的鐵證。這張CD的鋼琴錄音真的像極了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聽到的鋼琴演奏,琴音那麼的實體、那麼的凝聚,那麼的甜,光澤那麼美,泛音那麼豐富,老實說就像我們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小演奏廳所聽到者一樣。至於演奏詮釋如何?Pollini在這場演奏會時已經是77歲了,貝多芬走過的歲月他早已走過,人生歷練比起他早年彈奏貝多芬奏鳴曲時不可同日而語。
這張CD我是聽過三遍才敲鍵盤的,為什麼這麼遲疑?難道我不喜歡嗎?不!剛好相反,星期六星期天前二遍我都是聽到入神,根本不想寫,一直到今天第三次聆聽中,我才開始不情不願的敲鍵盤,因為Pollini彈得太感人了。閉著眼睛聽他的琴音,耳中響起的是非常美的音響效果,這樣的頂級享受並不是天天有的啊!Pollini還有沒有機會再錄製一次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我猜可能沒有!現在不買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