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1782-1840)的「24 Caprices」,大家都知道是攀登聖母峰級的高難度小提琴演奏挑戰,這首曲子跟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組曲一樣著名,都是小提琴獨奏,演奏時只要出一點錯,就會被聽出來。所以小提琴家在現場演奏或錄音時,莫不戰戰兢兢,生怕為自己留下污點。而韓國年輕的小提琴家梁仁模(In Mo Yang,1995-),卻在2018年就現場演出24首奇想曲,並且錄製成這張唱片。2021年他又為DG唱片錄下「The Genetics of Strings」,絕對是一顆冉冉上昇的小提琴新星。
梁仁模在2015年獲得Premio Paganini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冠軍,2022年又獲得西貝流士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前者從2006年以來冠軍就一直從缺。這種雙料冠軍他是第一位。此外他還在2014年獲得曼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第二名,同年又獲得Concert Artists Guild Competition第一名。像他這種輝煌的得獎經歷,簡直就是一匹戰馬。
粱仁模2011年畢業於韓國國立藝術英才學校(Kore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Gifted in Arts),接著以音樂神童的身份,進入韓國國立藝術大學(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就讀。接著去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就讀,繼之去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與克隆貝格學院(Kronberg Academy)就讀。
這張唱片是粱仁模在一場現場演出的錄音,他回憶說現場有400位觀眾,前面一支大麥克風,他演奏全部24首「奇想曲」。他說如果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那就要有一些曲意的制約與章法,但如果是演奏帕格尼尼的「奇想曲」,那就必須帶有奇想的想法。事實上帕格尼尼這24首「奇想曲」並非一次寫完,而是大約在1802年到1817年間慢慢累積而成,原本應該是給自己鍛鍊演奏技巧而寫的練習曲,後來收集成冊,並且在1820年出版,題獻給他的小提琴家朋友Nicolò Livron。
在這24首短曲中,涵蓋了小提琴演奏的各種技巧,包括雙音、琶音、快速音階、撥奏、泛音、左手撥弦、跳弓、裝飾音等。由於這24首曲子很好聽,尤其是第24首,在帕格尼尼之後,有許多作曲家拿來寫變奏曲等,包括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拉赫曼尼諾夫等,甚至Andrew Lloyd Webber也在1977年以第24首為主題,為他弟弟大提琴手Julian Lloyd Webber寫了「Variations」一曲,這是古典與流行的跨界音樂。
錄音地點在首爾Kumho Art Hall,時間是2018年5月3日。製作人與錄音師看名字都是韓國人。小提琴錄音效果非常優異,根據梁仁模所言,應該是一支立體麥克風。這個音樂廳2000年12月才開幕,內中有390個座位,是錦湖韓亞文化財團所建,專供室內樂演出使用,音響效果優異,難怪錄音效果那麼好。
DG唱片2018年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