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提醒

親愛的會員您好,
為維護社群秩序,請務必遵守以下規範:
1️⃣ 禁止張貼不當內容
2️⃣ 請勿惡意洗版、廣告
3️⃣ 遵守各版版規

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黑膠] 小澤征爾指揮拉威爾管弦樂作品高貴感傷圓舞曲等,The Original Source版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5-4-19 21:41:30 |已閱:6167|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拉威爾(1875-1937)的管弦樂作品又來了,這次也是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的曲目是「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死公主的孔雀舞」、「海上孤舟」與「小丑的晨歌」。不要以為這幾首曲子是「文靜」的,事實上它們的音響效果也很爆棚,加上小澤征爾當時年輕氣盛,讓我們聽到既富衝勁又有濃厚印象派風格的管弦樂色彩,真的好聽。

小澤征爾指揮拉威爾管弦樂作品高貴感傷圓舞曲等,The Original Source版 IMG_7920 (1).jpg 小澤征爾 小丑的晨歌


「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創作於1911年,首演在1911年5月8日,同樣也是先有鋼琴版,同年拉威爾完成管弦樂版。管弦樂版的首演在1912年2月8日舉行,全部有八首圓舞曲。這首曲子是受到舒伯特所寫圓舞曲的啟發而寫。後來此曲拉威爾還寫成「Adélaïde ou le langage des fleurs」芭蕾舞劇。老實說「高貴」又「感傷」這樣的形容也太印象派了,很難讓人捉摸內中的真諦,不過這首曲子聽起來真的有宮廷圓舞曲的感覺,再加上幾許的感傷,所以也算是名符其實。


小澤征爾指揮拉威爾管弦樂作品高貴感傷圓舞曲等,The Original Source版 IMG_7921_調整大小.jpg 小澤征爾 小丑的晨歌


有關這首作品背後還有一段故事:1911年5月8日,拉威爾鋼琴版由巴黎音樂院的同學,也是好友Louis Aubert在巴黎的「獨立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 Indépendante,拉威爾也是創始人之一)音樂會上演出,觀眾大部分是內行人。演出前拉威爾刻意要求不要公布這首作品是他寫的,而且音樂會中還摻入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當時拉威爾是這樣說的:「On the initial performance of a new musical composition, the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public is generally one of reaction to the more superficial elements of its music, that is to say, to its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rather than to its inner content. The listener is impressed by some unimportant peculiarity in the medium of expression, and yet the idiom of expression, even if considered in its completeness, is only the means and not the end in itself, and often it is not until years after, when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have finally surrendered all their secrets, that the real inner emotion of the music becomes apparent to the listener。」

這「落落長」的意思是觀眾剛開始聽到新作品時,通常是表面的膚淺反應,要到最終才能瞭解作品真正的內在音樂情感。所以拉威爾刻意沒有在節目單上寫作曲者,要讓現場觀眾投票猜測。事後投票的結果是,很多人無法分辨Debussy 與Léo Sachs (1856–1930),也無法分辨拉威爾與Lucien Wurmser(1877-1967)。幸好,在場還有過半數的人能夠指出是拉威爾的作品,其餘則以為是Satie與Kodály.作品。

「死公主的孔雀舞」(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創作於1899年,1910年寫成管弦樂版。鋼琴版1902年首演,管弦樂版1911年首演。初看曲名蠻嚇人的,怎麼是死公主?其實這是拉威爾看到Diego Velázquez(1599-1660)的畫作中的公主,腦中所浮現的孔雀舞(Pavane),這二者加在一起,最好有更長的曲名來形容才對,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為已故的公主所寫的孔雀舞曲」。拉威爾看到的是一些西班牙公主的肖像,那些肖像都是當年公主們委託Diego Velázquez畫的,公主們的神情幽雅莊重美麗又帶點憂鬱,所以才讓拉威爾聯想到當時在宮廷內流行的優雅孔雀舞。


「海上孤舟」(Une Barque sur l'océan)的鋼琴版完成於1905年,管弦樂版完成於1906年,其實這是拉威爾作品「鏡子」中的第三首,跟拉威爾其他作品一樣,很具像的形容,讓聆聽者去想像大海中一艘小船在海浪中蕩漾的感覺。


「小丑的晨歌」(Alborada del Gracioso)鋼琴版在1905年完成,管弦樂版在1918年完成。這首曲子是「鏡子」的第四首,曲子描述西班牙的小丑在清晨表演的情景。在此提一下「鏡子」(Miroirs)這首作品,這是拉威爾1904-1905年間的作品,總共有五首曲子組成,1906年鋼琴版首演。第一首是「夜蛾」(Noctuelles),第二首是「悲鳥(Oiseaux Tristes),第三首、第四首已經提過了,第五首是「鐘谷」(La Vallée des Cloches)。

原本也是鋼琴作品,後來拉威爾將「海上孤舟」與「小丑的晨歌」改編為管弦樂曲。音樂充滿印象派風格,優雅、朦朧、感傷、光影流動是其特色。由於每首曲子都有標題,所以聆聽者都能夠在腦海中找到各自的畫面,很容易被音樂所吸引。


這張唱片分三次錄音,第一次是1974年3月13日,第二次是1974年10月15日,第三次是1975年4月21日。老實說這些作品並不長,但小澤征爾卻分三次錄音,難道難度很高嗎?其實不是,根據檔案資料,第一次錄音是12:30-13:30,才工作一小時。第二次錄音是10:30-11;30,也是一小時。第三次錄音是13:30-16;00,二個半小時。猜測小澤征爾可能是「抽空」錄音的。


錄音效果非常好,堂音細節多、空間感龐大、樂器層次清晰,紋理真實,而且動態範圍寬廣,強弱對比反差大,聽起來很過癮。The Original Source復刻版,環球唱片總經銷。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舉報

熱門推薦HOT
熱門討論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5-5-4 10:05 , Processed in 0.536220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