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1810-1849),聽到他的名字,大家不由得會跟鋼琴聯想在一起。沒錯,蕭邦的主要作品大部分都是鋼琴音樂,不過蕭邦有幾首大提琴作品也宛若珠玉,不會輸給鋼琴作品。這張CD的鋼琴演奏家Claire Desert就說:如果說有一種樂器能夠適合蕭邦的美聲(Vocality)與抒情性,那就是大提琴。的確,蕭邦的作品除了鋼琴之外,少見其他樂器,但大提琴作品卻在他五首室內樂作品中就佔了四首,可見蕭邦應該很喜愛大提琴。其中最有名的Op.65大提琴奏鳴曲也包含在這張CD中。
眾所周知,蕭邦生在波蘭,但他的父親卻是法國人,如果以台灣的世俗說法,蕭邦也可說是法國人。蕭邦的父親(1771-1844)在1787才去波蘭,並且在那裏定居。而蕭邦的母親會彈鋼琴,也是歌唱家,蕭邦就在母親的影響下,種下了鋼琴與波蘭音樂的基因。日後他帶著一缽泥土離開波蘭、再也沒有回到祖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入土前,那缽他隨身帶了19年的波蘭泥土遵循他的遺屬,灑在他的棺木上。一生只活了39歲的蕭邦卻以為數不多的作品(生前作品只編到Op.66)一直活在樂迷的心中。
在這張CD中,第一首就安排了音響迷非常喜歡的OP.9 , No.2夜曲改編,這首是David Popper改編為大提琴與鋼琴的作品,您一聽就會知道是哪首曲子,不需要我多說。而第二首則是著名的Op.65 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這是蕭傍晚年的作品,大約寫於1845-1846年。第三首是Op.3的序奏與華麗的波蘭舞曲,這是蕭邦學生時代的作品。
第四首標題寫著蕭邦與Auguste Franchomme(1808-1884)二人的名字,後者是法國大提琴家,也是蕭邦的好友。因為蕭邦這首依照Meyerbeer歌劇「Robert le Diable」(1831年)主題所寫的鋼琴大提琴大二重奏,是在Franchomme的幫助之下完成的,所以列了他們二人的名字。事實上蕭邦那首Op.65也是為了感謝他而寫的。最後一首是夜曲No.20改編為大提琴與鋼琴演奏(Gregor Piatigorsky改編),這首曲子保證音響迷都聽過,而且愛死,不信買來聽聽看便知。
Anna Gastinel(1971-)是法國大提琴家與教授,在Naive唱片中出版了將近20張CD,可說是這家唱片公司的當家大提琴家之一。而Claire Desert(1967-)則是法國鋼琴家,也在Mirare唱片錄製將近20張CD。她們二人分屬不同唱片公司,但卻經常搭擋演出。
錄音時間是2021年2月16-18日。錄音地點法國MC2 Grenoble,所謂MC2其實是Maison de la Culture de Grenoble的縮寫,這是Grenoble市在1968年舉辦冬季奧運時開幕的,內中包含三個劇場,音響效果很適合錄音。事實果然如此,這張CD無論是大提琴或鋼琴的音質都很美,琴音溫暖甜潤,而且大提琴的擦弦質感與鋼琴的觸鍵質感都很真實,空間殘響適當,是很美的錄音。
這張CD沒有標題,只有作曲家與演奏者的名字。音樂美,錄音美,聽起來輕鬆沒有負擔,甚至半夜也可以小聲聽。法國Naive唱片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