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ji Oue,大植英次(1956-),日裔指揮家,早年受到小澤征爾賞識,邀請他到美國Tanglewood Music Center學習,在那裏遇上伯恩斯坦,成為大師的弟子。1982年開始指揮波士頓青年管弦樂團,一直到1989年。1990-1995指揮賓州Erie愛樂,並且也擔任水牛城愛樂管弦樂團副指揮。1995-2002,大植英次擔任明尼蘇達管弦樂團音樂總監,跟RR唱片公司合作,錄下了許多音響迷收藏的發燒片。
大直英次大概錄製了三十幾張唱片,其中有19張是跟Reference Recordings合作,Vrigin唱片有一張,DG有一張,Berlin Classics一張o,CPO唱片五張,華納唱片一張,Denon唱片一張,還有一張唱片公司不詳。諸多RR唱片錄音中,Exotic Dances from the Opera以及Cpoland 100、Tutti那三張更是讓音響迷神魂顛倒。雖然大植英次在音響迷眼中是個英雄,但是在明尼亞波利斯當地的樂評人眼中卻不是如此。
大植英次的上一任指揮是Edo de Waart(1986-1995),他是個嚴格的指揮,對樂團中的團員演奏技巧要求很高,甚至到了要卸下指揮棒時,還批評樂團中有許多團員必須換掉。在這樣的氣氛下,當然不討團員喜歡,所以當團員們在決定下任指揮人選時,就挑上指揮賓州半業餘半職業的Erie 愛樂指揮大植英次。當時有許多人反對,但也有人說當年明尼蘇達管弦樂團不也是從紐約的戲院指揮中挑選Eugene Ormandy來擔任指揮嗎(1931-1936)。所以最終大植英次走馬上任。
大植英次上任之後,給予樂團團員極大的自由,從不跟前任指揮一樣對團員挑剔,如此一來當然贏得團員的喜愛。不過當地樂評家也發現,因為大植英次沒有在練習時嚴格要求,使得樂團在掌握大規模管弦樂團時,往往在極弱音的表現上不夠理想。更有人批評大植英次,連棒球賽球季開幕都跑去開球,這是以前的指揮從來不會做的事。也因為如此,所以明尼蘇達管弦樂團接大植英次的下任指揮找來芬蘭籍的Osmo Vanska,希望他好好整頓樂團。Osmo Vanska接手後沒有再與RR唱片合作,轉向BIS唱片,在BIS錄下一連串的馬勒、西貝流士、貝多芬系列交響曲。Osmo Vanska從2020年1月開始擔任首爾愛樂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
為何RR唱片不再與Osmo Vanska合作錄製唱片呢?我不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音響迷從大植英次離開明尼蘇達管弦樂團之後,就再也很少享受到磅礡的管弦樂氣勢,以及讓人著迷的大鼓聲了。往後RR唱片與猶他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也合作錄製很多唱片,但音響效果總是沒有大植英次時代來得火辣。或許大植英次的指揮詮釋與對樂團的訓練不為當地樂評家所認可,但卻為音響迷留下二十幾張膾炙人口的錄音。
這張標題為「Bolero,Orchestral Fireworks」的唱片就是大植英次所留下的傑出錄音之一,不過您不要以為這張CD跟Exotic Dances from the Opera以及Cpoland 100、Tutti那三張一樣都是低頻豐厚、大鼓震波連連的錄音。雖然12首曲子中仍然少不了大鼓的音效,但我認為這張錄音更好的是整體管弦樂團的左右橫寬與前後層次的錄音效果,還有很多細微的樂段所呈現出來的音場透明感與空間感,這些反而比大鼓的聲音還來得吸引人,也更難表現。錄音時間是1999年9月28-29二天,錄音地點仍然是明尼亞波利斯管弦樂廳,錄音師當然也是Keith Johnson。
或許很多人會奇怪,怎麼大植英次指揮明尼蘇達管弦樂團與Osmo Vanska指揮同個樂團所錄下的音響效果會不一樣呢?相同的錄音場地、不同的錄音師,就會產生不同的錄音效果,這是很正常的。同樣的,一樣的錄音師,不同的錄音場地,也會呈現不同的錄音效果。唯有對的錄音師、對的錄音場地、對的指揮才能三路匯聚出精彩的發燒片,RR唱片與大植英次的組合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