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1770-1827)的音樂幾乎每個人都手上滿滿,他從海頓、莫札特手上接棒,上承巴洛克,下啟浪漫,打下古典樂派的雄厚基礎。貝多芬的許多作品都是在他耳聾之後完成,一位聽不到聲音的音樂家竟然能夠在腦海中建構出完整的音響效果,並且記錄在譜上,光是這份能力就無人能及。貝多芬一生沒有寫過大提琴協奏曲,但卻留下精彩的三重協奏曲,以及五首大提琴奏鳴曲。
在這張CD的封面上,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寫的是:「The Sonatas for Piano & Cello」,而非Cello Sonatas。這清清楚楚地揭示,在這首曲子中,大提琴與鋼琴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主從之分,鋼琴並非大提琴的伴奏,而大提琴也不是鋼琴的低音伴奏。的確沒錯,在古典時期之前,大提琴通常都擔任頑固低音(或數字低音)的伴奏角色,主角是鋼琴(大鍵琴)。不過,大提琴這種樂器從巴洛克時代到古典時代,樂器與琴弓本身已經有了長足的改良,音量也越來越宏大。而在貝多芬那個時代,法國著名大提琴家Jean-Louis Duport(1749-1819)對於提升大提琴的地位也起了重要用作,他寫過6首大提琴協奏曲,還有21首大提琴獨奏練習曲,後者一直影響到今天,莫札特曾以他寫的小步舞曲為基礎寫成變奏曲。
大提琴不斷在改良,情勢到了貝多芬時代已經慢慢改變,在貝多芬眼中,大提琴的地位是跟鋼琴應該一樣的。在貝多芬之前,已經有許多作曲家寫過大提琴奏鳴曲,韋瓦第寫過9首大提琴奏鳴曲,巴哈也有三首大提琴奏鳴曲,但那些大提琴奏鳴曲的風格跟貝多芬這五首是完全不同的,對後世的影響力也不同。尤其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所完成的年代又恰好居於貝多芬的早期、中期與晚期,可說是一窺貝多芬作曲風格變化的最佳素材之一。
或許因為受到海頓與Jean-Louis Duport的影響,貝多芬在1796年26歲時就寫下二首大提琴奏鳴曲,編號Op.5 No.1與No.2。這二首大提琴奏鳴曲是題獻給也會演奏大提琴的普魯士王菲特烈威廉二世的(國王的老師就是Jean-Louis Duport),而這二首大提琴奏鳴曲首演時就是由Jean-Louis Duport擔任大提琴,貝多芬自己擔任鋼琴演出。
貝多芬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編號Op.18,第一號交響曲編號Op.21,大概寫於1799-1800年間,所以這二首大提琴奏鳴曲寫作時間更早,可說是他的早期傑作。而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編號Op.69,創作時期1806-1808年,與第五號、第六號交響曲寫作時間接近,可說是他成熟時期的作品,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首。而第四號、第五號大提琴奏鳴曲同樣編號Op.102,完成於1815年,已經是在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之後、第九號交響曲之前,可說是他完熟時期的作品。
這五首奏鳴曲中,只有第二號是以小調寫成,其他四首都是大調。而第一號、第二號、第四號只有二個樂章,只有第三號與第五號是傳統的三樂章。即使是三個樂章,也不是傳統快、慢、快的的節奏。貝多芬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可說不守當時常規,這樣的安排讓樂曲聽起來格外的生動、優美與深沉。
我知道音響迷一定有羅斯卓波維奇與李希特的版本,也可能有傅尼葉與肯普夫、顧爾達合作的版本,應該也有馬友友與艾克斯的版本(二次錄音,2021年那個版本我更喜歡),更老的可能有卡薩爾斯與塞爾金的版本。相較之下,Jiri Barta(1964-,大提琴)與Terezie Fialova(1984-,鋼琴)的版本就顯得新鮮。他們二位都是捷克音樂家,二人差20歲,而且都有豐富的演出與合作經驗。
拜COVID-19疫情之賜,現場音樂會停止演出,他們二人得以在布拉格的Atrium NA Zizkove錄音。這是一個小演奏廳,我以前去布拉格時曾經逛過,原本是巴洛克式小教堂,在1970年代,教堂的正廳改為能夠容納120人的小演奏廳,旁邊還有展覽廳。雖然不是正式的音樂廳,但聽起來錄音效果優異,大提琴的音響效果迷人,鋼琴也不落其後,二者聽起來旗鼓相當。錄音時間2021年,2CD,2022年由Animal Music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