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靜靜的聽了巴克豪斯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貝姆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我聽的不是Decca原始版,而是日本Esoteric再版的SACD版。
這張SACD以前就聽過,但不知道為什麼,今晚聽起來特別的感動。難道是音響效果特別好所致嗎?還是心情?這張唱片錄製於1967年,而巴克豪斯死於1969年(1884年生),錄音時他83歲已經是垂垂老矣。貝姆(1894-1981)當年73歲,布拉姆斯(1833-1897)寫作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時大約48歲(1881年完成),跟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相隔22年而我今年60歲。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空,聽相同的音樂、或閱讀相同的書,絕對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歷練,也是心情。布拉姆斯這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氣勢磅礡,情感雖然帶著陰鬱,但聽完胸懷總是澎湃不已,彷彿潮水不斷的沖刷海岸,內心情感隨著音樂起伏,無法靜止。其實這就是聽音樂的享受,如果聽音樂時心裡無感,那倒不如不要聽算了。會有這種結果,如果不是您聽的音樂跟你無法共鳴,就是府上音響系統的音響效果太差,嚴重扭曲了音樂原本的美感。
這張錄音在Decca原版時代就已經是名盤,眾多錄音中能夠有三個B(Brahms、Backhaus、Bohm)合在一起的例子也不多。錄音效果本來就很好,管弦樂厚實溫暖,鋼琴音響效果尤佳,真正顯出巴克豪斯鋼琴獅王的氣勢。
如果您也有這張Esoteric的SACD版,但聽到的管弦樂粗糙難聽,鋼琴不夠真實,那都是被您的音響系統或空間扭曲了。真可惜,您無法感受到這個演奏版本的感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