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二張一套的CD,在封面上就很清楚的寫著「情書」,而且是向克拉拉舒曼、羅伯特舒曼,以及布拉姆斯致敬。有關他們三人的關係,坊間不知道已經有多少研究文獻。根據他們的書信往來,一般都認為克拉拉舒曼與布拉姆斯之間並沒有曖昧,但為何這套CD的標題要寫「Love Letters」呢?請注意,Letters是複數。
其實,這二張CD大部分都是舒曼與克拉拉舒曼的作品,布拉姆斯只出現在一首三位作曲家合作的音樂劇與四樂章作品「Frei Aber Einsam」(詼諧曲,自由但孤獨)。此外還有Fabien Waksman(1980-)、Michelle Ross(1987-)、Patricia Kopatchinskaja(1977-)、Jean-Frederic Neuburger(1986-)這四位現代作曲家的作品。
這二張一套CD的發想人是大提琴家Christian- Pierre La Marca,標題靈感則是來自舒曼與克拉拉舒曼的往返書信。因為這對夫婦寫了許多大提琴與鋼琴作品,讓他與他們的音樂起了共鳴。此外,大提琴家還找出了書信中有關係的布拉姆斯大提琴作品。不僅這樣,大提琴家Christian- Pierre La Marca還找到四位現代作曲家有關情書的作品,做為網路數位時代的愛情見證。
有關舒曼與克拉拉的作品,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比較有意思的是那四位現代作曲家的作品。一是Fabien Waksman的「Replika」,Replika是一位虛擬的伴侶,是一個名為Replika的App所創造出來的,事實上他就是AI所創造出來的聊天機器人,這個AI伴侶不會批判你,不會離開你,可以跟你分享秘密,永遠為你服務。問題是,你會在不知不覺中上癮,陷入虛擬的世界而無法自拔。
Michelle Ross的Désenvoyé是什麼意思呢?作曲家解釋這是由舒曼幽默曲中所獲得的作曲靈感,也是舒曼內在的聲音,講述的是音樂如何在我們的內在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交織。老實說這樣的樂思實在太抽象了,很難懂。Jean-Frederic Neuburger的「Vibration」振動的主角就是大提琴與鋼琴的對話,這首曲子也需要有極大的想像力才能參透。
Patricia Kopatchinskaja的Klingelnseel und Choral、SMS(靈魂、合唱、SMS),這三首曲子描述的是對情書的想像,現代的社會已經以短訊取代長長的情書,雖然少了詩意的的筆跡,但任何短短的簡訊都可能會觸動我們的內心,就好像音樂一樣,事實上愛情也就像是音樂。
舒曼(1810-1856)在17歲時認識當時只有8歲的克拉拉(1819-1896),此後他的心中一直被克拉拉所佔滿,一直到他死的那天。而克拉拉在舒曼去世後的漫長40年歲月中,內心難保不對年輕的布拉姆斯(1833-1897)動情,但最終還是以舒曼的遺孀度過一生。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舒曼與克拉拉之間的愛情才會傳誦至今。
舒曼與克拉拉的音樂充滿浪漫的情愫,包括他的大提琴協奏曲其他四位現代作曲家的音樂則充滿現代音響效果。我所說的充滿音響效果並非音樂無法入耳,而是大提琴與鋼琴並非單純演奏旋律,而是嘗試以不同於古典、浪漫時期的風格來呈現大提琴與鋼琴的對談。聆聽這些浪漫樂派與現代樂派作品的迥異風格,也可以在內中獲得許多樂趣,至少我是如此享受著。
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由Raphael Merlin指揮愛樂管弦樂團,大提琴由Christian- Pierre La Marca演奏,鋼琴則是Jean-Frédéric Neuburger(1986-)擔綱。無論是協奏曲或鋼琴與大提琴的對話,錄音效果都很優異,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優美的旋律,另一方面又可以享受到大提琴與鋼琴的美好音響效果,可說一舉二得。所以,不必擔心聽不懂那四位現代作曲家的作品。
錄音分別在倫敦奧古斯汀教堂(協奏曲,2023年7月7日)與2024年5月5-8日柏林Teldex Studio錄音,Naïve唱片2024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