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ggiero Ricci(1918-2012),美國小提琴家,生在加州,也死在加州。他一生最為人著稱的錄音應該是帕格尼尼的作品,不過他的錄音曲目並不狹窄,反而涉獵很廣,從怡情小曲到嚴肅的小提琴協奏曲、炫技的帕格尼尼24首綺想曲、巴哈的作品通通不缺。
Ricci的父親是義裔移民,生下幾個孩子,在樂器演奏上都相當有成就,當然其中最知名的當屬Ricci。他從7歲就開始拉小提琴,8歲時隨舊金山交響樂團首席Louis Persinger習琴
,這位老師是比利時小提琴大師易沙意的學生,曼紐因小時候也曾跟他學習。10歲就登台演出,演奏的曲目是Wieniawski與Vieuxtemps,老實說這樣的功力比最近幾年竄紅的澳洲Christian Lee強多了,當然也被稱為音樂神童。
11歲時就登台演奏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稍後在卡內基音樂廳登台,14歲就開始跨國旅行演出。後來Ricci到德國學琴,跟隨幾位老師包括Adolf Busch,受到德國學派的影響。二戰期間,他在美國空軍服役,當然是「康樂隊」的成員,以小提琴演奏勞軍,不必真的拿槍跟德軍對幹。他的第一張唱片錄音獻給Vox唱片,當時還是78轉時代,錄製的就是帕格尼尼作品。
1947年,Ricci為Decca唱片錄製了帕格尼尼24首綺想曲(原始版本),那是唱片界中第一次完整的錄音,從此聲名大噪。總計在Ricci 70年的演奏生涯中,他演出超過6,000場音樂會,跑過65個國家(包括台灣,印象中至少來過四次),錄製超過500張唱片。1997年9月18日,他以帕格尼尼用過的Il Cannone名琴,第四次錄製帕格尼尼的24首綺想曲,那張唱片我相信很多人都擁有。而現在這張則比較稀有,那是他演奏的巴哈全套小提琴Sonatas and Partitas(BWV 1001-1006),也就是俗稱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Ricci曾說,如果他發現自己的演奏技巧開始退步,就會拿出帕格尼尼的作品反覆練習,當然他也不會忽略布拉姆斯或蕭邦等作品。他有時舉辦巴哈無伴奏與帕格尼尼24首綺想曲的音樂會,而且是交叉演奏,讓觀眾體會這二位偉大作曲家的無伴奏作品差異。您知道嗎?他曾在現場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14種不同Cardenza,而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中的Cardenza更是多達16種,可見他演奏技巧之精湛。
這二張一套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是Ricci跟Unicorn唱片合作的,錄製於1981年2月27、28二天,以及1981年3月1、2、3日三天,錄音地點在倫敦St. George The Martyr,這是一處教堂。當年是以Sony 16bit PCM 1600數位錄音座錄音,算是早期的數位錄音。當時由英國Unicorn唱片公司出版3LPs套裝,於1982年發行。後來英國Regis唱片也曾以Regis唱片再版這套錄音。Ricci不僅只有這次跟Unicorn唱片合作的巴哈伴奏小提琴,他還有在1967年跟美國Decca唱片錄製的全套同曲,後來由MCA與DG唱片再版。其他他還有幾張無伴奏小提琴錄音,但並非全套。
這套二張一套的SACD應該是香港絲綢之路唱片公司向英國Unicorn唱片購得版權再版的。Ricci的演奏跟我聽過的幾個版本都不同,聽起來多了浪漫的味道,而且情感起伏大,感覺好像他並不是將這些曲子當作絕對音樂來演奏,而是以胸中的丘壑來呈現。雖然是1981年數位錄音初期的錄音,但錄音效果優異,琴音很美,細節很多,值得收藏。香港絲綢之路發行,Joy Audio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