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arc唱片是1977年創立的,創立者是負責唱片製作的Robert Woods(1947-)與負責錄音的Jack Renner(1935-2019)。當年他們創立的地點就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所以許多唱片都是由克里夫蘭管弦樂團來錄製也就理所當然了。就好像當年Mercury唱片請芝加哥交響樂團錄音一般,因為Mercury唱片的大本營就在芝加哥。而當年Lorin Maazel(1930-2014)在1972-1982年間,擔任克里夫蘭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所以在Telarc唱片上可以看到他的指揮,就像這張「荒山之夜、展覽會之畫」一般。
這張馬捷爾指揮的「荒山之夜、展覽會之畫」錄製於1978年10月20日,那個時點全世界都還是用類比方式錄音,但數位錄音已經在路上了,許多唱片公司都在研發,包括Telarc唱片。這張唱片當年就已經是數位錄音了,其錄音的方式是模仿Mercury的三支麥克風,將這三支麥克風架設在管弦樂團的上方,如果管弦樂編制太大,或有加入合唱等,則視需要再加麥克風,否則通常都是以三支無指向性麥克風涵蓋全場。這三支麥克風拾取的音樂訊號輸入到Studer 169混音台,這是一部10軌類比混音台,混成二軌之後就直接輸入Soundstream Digital Recorder。
大家不要忘了,CD是在1983年才正式推出的,在此之前市面上都是黑膠唱片,為何Telarc在還沒有CD的時代,要率先採用數位錄音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後製的方便性與儲存、拷貝的不變性。所以,Telarc可說是將數位訊號轉為類比再去刻片壓製黑膠唱片的老祖宗。當年我們聽Telarc的黑膠唱片時,根本渾然不知那是以數位訊號去刻製的。
當年的Soundstream取樣50kHz,深度16bit,比後來的44.1kHz/16bit規格還高一些。Soundstream是美國第一家提供數位錄音服務的公司,1975年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創立。在CD規格尚未制定之前,Soundstream的數位錄音很吃得開,並不是只有Telarc採用,連Delos、RCA、Philips、Vanguard、Varèse、Sarabande、 Angel、Warner Brothers、 CBS、 Decca等大唱片公司也都採用,至於其他小唱片公司就不提了。 1980年,Soundstream被Digital Recording Corporation買下,因為這家公司想要研發一種類似照相複製的數位播放機,可惜當Sony與Philips制定了CD規格之後,三國歸一統,所有的其他數位錄音通通消失,而這家公司也在1985年停業了。
1978年間,Telarc就使用Soundstream數位錄音器材,錄製了許多唱片,其中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也是在1978年錄製的,發行則是1979年,當年黑膠一出,許多MC唱頭紛紛在砲聲隆隆中跳針,在音響界掀起一陣騷動。而現在我介紹的這張「展覽會之畫」也是在1979年發行的,只是沒有砲聲來攪局,所以當年的談論度不如「1812年序曲」。
其實這張唱片的錄音效果非常優異,管弦樂的層層解析很高,大鼓的擂打效果更是Telarc的招牌音效。要知道,想要錄出軟Q飽滿有彈性的大鼓音效並不容易,因為麥克風近距離收大鼓時,拾取的大部分是那猛烈一擊的暫態反應,聲音比較硬調,而且低頻短。跟音樂廳的觀眾席遠遠聽到的軟Q大鼓音效是不同的。錄音師到底要如何炮製出音響迷會喜歡的大鼓,那就要看技術了。
馬捷爾在錄製這張唱片時才48歲,從唱片封套中可以看到他的年輕模樣,跟後來很多唱片中的照片差很多,那張照片是錄音師Jack Renner替他拍的。Jack Renner在俄亥俄大學畢業,學音樂,也學科學,畢業後曾是小號手,也替人錄音。他的第一張正式錄音是1962年,1977年跟Robert Woods合創Telarc唱片,1978年就用上述的Soundstream數位設備錄出美國第一批數位管弦樂團錄音,也就是此處的「荒山之夜、展覽會之畫」與「1812年序曲」等,可說是音響發燒級錄音師。
這張唱片是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駐在地克里夫蘭Masonic Auditorium錄製的,錄製時間一天就解決,效率很高。Craft唱片復刻,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如果您沒有這張唱片,不必考慮,買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