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拜魯特(Bayreuth,音譯拜摟伊特比較正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建築都被盟軍炸毀,幸好拜魯特音樂節的表演場所Festspielhaus完好,沒被波及。從1946年開始,就有人倡議拜魯特音樂節應該恢復,不過當時許多歌劇的道具布景不是損壞,就是藏在蘇聯占領區的鹽礦地道中,很難取得。加上華格納也是納粹象徵,還是有反對聲音。就這樣一直到1951年7月,戰後第一次拜魯特音樂節終於舉行,那次上演的歌劇是「帕西法爾」。而福特萬格勒(1886-1954年11月12日)也被邀請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時間是7月29日。
福特萬格勒指揮過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現場演出不少,按理說這次的演出除了是拜魯特音樂節戰後第一次之外,沒有其他太大的特殊之處,認真說起來福特萬格勒1954年琉森音樂節貝九九現場演出還更值得談論。不要忘了,福特萬格勒在1954年也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了貝九。假若以音效來論,1954年琉森音樂節的版本遠超過1951年拜魯特音樂節版本。事實上,市面上可以找得到的福特萬格勒貝九版本應該有十幾個,這些都是現場演出的錄音(福特萬格勒沒有進錄音室錄過貝九)。
目前,一般樂迷看重的是1942年版、1951年拜魯特版,以及1954年琉森版,其中引起最多爭議的就是1951年拜魯特版,也就是這次我所介紹的這個版本。這個版本不是以前英國EMI所出版者,也不是後來日本Toshiba EMI所出版者,而是BIS唱片出版的。在封面上,清楚寫著Broadcast from the Bayreuth Festival 29th July !951。
在此之前,音樂迷應該買過福特萬格勒這個1951年版貝九,內中有的在一開始就有福特萬格勒上台的腳步聲,有的則沒有。為何會這樣呢?根據blue97的考證,這是因為當時EMI的製作人Walter Legge(1906-1979)不滿意福特萬格勒正式演出的詮釋,所以遲遲沒有出版這張現場演出。後來將彩排與現場演出混合剪輯,才在1955年推出1951年現場演出錄音二張LP版。也因為如此,市場上才會出現幾個版本。
而現在BIS所出版的,宣稱是用廣播素材,也就是現場演出時,由Bavarian Radio所做的現場廣播。而這個廣播素材當時還有發行到歐洲其他國家,BIS這個廣播素材就是取自瑞典廣播公司當時留下來的單聲道盤帶,沒有作任何更動,轉成24/96數位檔,再製成CD。在這個版本上,一開始有1分57秒報幕者以德文、法文、英文、瑞典文介紹這是1951年的拜魯特音樂節現場廣播。再來是2分19秒的現場觀眾鼓掌聲,還有等待福特萬格勒上台。奇怪的是,此時並沒有聽到福特萬格勒上台時的明顯腳步聲,顯然以前的「足音版」可能是彩排時所錄下的?或者Walter Legge從別處弄來的?
再來我還發現一個奇怪之處,那就是從一開始,我就可以聽到細微的黑膠唱片雜音。奇怪?這個版本說是從單聲道盤帶拷貝製作的,但卻沒聽到磁帶該有的細微連續嘶嘶聲,反倒是出現黑膠唱片播放時的雜音。難道這些細微黑膠雜音是廣播雜音嗎?廣播雜音跟黑膠雜音不同,那也是連續性的,唯有黑膠雜音才是那種細微的不連續炒豆聲。又或者,難道是我聽錯了嗎?
還有,這張BIS版本的音效很差,電平很低,跟以前所聽到的EMI版有很大的差距。如果BIS的製作人確實是從瑞典廣播公司所拿到的母帶轉製,怎麼會有黑膠唱片雜音呢?難道瑞典廣播公司那捲母帶是從黑膠唱片拷下來的?而那張黑膠唱片是有人在聽廣播時錄下所製作的?但是沒聽說市面上曾經發行過一開始就有四種語言報幕的黑膠版啊!我想,BIS這個版本有請blue97扮演柯南,深入探討一番。
買BIS這個版本,已經不是為了享受福特萬格勒的貝九詮釋,而是好奇,基於這個原因,值得收藏。上揚唱片代理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