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對人類來說已經是長壽中的長壽,而95年對一家企業來說更是難能可貴,德國ELAC從創立至今已經95年,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幾次經濟危機,廠方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調整產品,最後的定位就是喇叭製造廠。他們家的喇叭體積小、音場大,而且專利的Jet氣動式高音單體更是性能優異。上次我已經寫過95周年的UHQCD版,這次寫的是黑膠版。二者都同樣是13首曲子,而且排序也一樣,一個都沒少。不同的是,聽黑膠版跟聽CD版的心情、音響效果是二樣情。
ELAC這張95周年紀念唱片是跟德國inakustik合作推出,音響迷都知道這家德國著名的線材廠家,他們除了線材之外,也出版音樂軟體,包括CD與黑膠唱片。在此之前,inakustik就曾跟許多音響廠家聯名,出版好聽的測試CD。這次他們藉著ELAC 95周年紀念,出版這張黑膠唱片,正確地說應該是二張黑膠唱片,因為是45轉,而且也是給老虎魚唱片製作,DMM刻片。
老虎魚唱片音響迷幾乎都愛,也因為他們長期建立起發燒的地位,使得許多唱片要出版或再版時,會刻意請老虎魚來做Remaster與刻片。我長期聽老虎魚唱片的經驗是,他們家的錄音中頻段特別飽滿,高頻段溫暖,低頻量感豐富,音場龐大。這樣的音響特性難怪音響迷趨之若鶩。而這張DMM刻片也跟以前一樣,聽起來聲音特別飽滿豐滿,而且低頻有勁彈性很好,人聲音像凝聚龐大,空間感特別好。而且空間中漂浮著豐富的細節。持平而論,CD版跟黑膠版的訊源不同,所以播放出來的聲音特質也會有不同。如果比較UHQXD版跟黑膠版,老實說我會稍微偏愛黑膠版,這不是哪種版本比較真的問題,而是哪種版本聽到的味道比較微妙。
由於內容完全相同,以下我拷貝介紹UHQCD版的文字於後:
這張ELAC 95周年紀念黑膠,還是依循以往的作法,從許多唱片公司中擷選11首曲子,除了第三軌Pslam、第七軌John Rutter「Requiem」之外,其餘都是流行音樂,沒有古典音樂或爵士音樂。談到對音樂的喜好,真的就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些歌曲您愛得要死,但是別人聽來卻無感;有些音樂你不喜歡,但別人卻愛不釋手。音樂的喜愛是純主觀的,沒有對錯。這張CD也是一樣,內中有我喜歡的音樂,也有我不喜歡的,我並非因為全然喜歡這張CD的音樂而推薦給大家,我看中的是這張CD也可以作為調聲過程的測試。
要怎麼從這張CD中了解自家音響系統有沒有調整到位呢?第一個要聽的是錄音中的堂音,如果您聽到的堂音很少,不夠豐富,那就表示音響系統等級不夠,或者聆聽環境的背景噪音太強。一定要聽到越豐富越清晰的堂音,才會是調整到位的音響系統。第二個要聽的是演唱者是否在正中央,形體飽滿清晰?一般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會把演唱的人聲安排在Soundstage的正中央,而且形體飽滿浮凸清晰。如果演唱者偏一邊,那可能是擴大機或喇叭本身有問題。如果擴大機與喇叭左右平衡沒問題,那就是喇叭擺位有問題。
不過,在這張CD中有一首例外,那是第二軌,Agnes Obel的「Riverside」,這首曲子的女聲主唱聲音會在右喇叭出現,而左喇叭則會有她唱歌的唇齒音、堂音、口腔內的雜音等等,還有一點歌聲。歌曲剛開始時就是維持這種很特別的音效,慢慢才會有和聲在Soundstage中央出現。當您在聽這首歌時,如果發現人聲只偏在右喇叭,左喇叭聽不到「回音」的感覺,好像Soundstage的左邊空掉了,那可能就是喇叭擺位沒到最好的位置。
什麼是喇叭擺位達到最好的位置呢?左右二喇叭所發出的聲音達到串音最少的地步,也就是左右喇叭之間的間隔、Toe In角度最適當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在聽喇叭時,左耳也會聽到右喇叭的聲音,右耳也會聽到左喇叭的聲音,理論上如果讓左耳聽到最少的右喇叭聲音、右耳聽到最少的左喇叭聲音,有如聽耳機,那將會是最佳的二聲道分離度,也就是串音Crosstalk量最低的時候,此時Soundstage的寬度會是最佳狀態。而Soundstage中演奏者、樂器、樂團從左喇叭一直延伸到右喇叭,形成均勻的分布,不會有左邊比較空或右邊比較空、或聲音大部分集中在中央的現象。其實我們在調黑膠系統時,唱頭本身的分離度規格,以及我們調整Azimuth角度,為的也是要獲得最佳的二聲道分離度。
所以,如果聽第二軌時,您無法聽到我所形容的聲音,請動手調整二支喇叭之間的間隔,以及二支喇叭的向內Toe In角度。或許您會說,既然要讓左耳聽到最少的右喇叭聲音、右耳聽到最少的左喇叭聲音,乾脆讓二支喇叭不要有Toe In角度,這樣不是可以將串音壓到最低嗎?或者將二支喇叭拉得更開,不也可以減少串音嗎?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錯,不過此時Soundstage中的樂器人聲形體線條就會變模糊了,無法獲得很實體、很有重量感的聲音,而且層次感也會變得模糊。反之,如果二支喇叭間隔太近、或Toe In角度太大,就會讓大部分的聲音集中在中央,人聲與音樂的濃度增加了,但Soundstage卻無法均勻展開,左右二邊會空虛。
第一軌Fink的演唱以中央的人聲為主,帶著很長的堂音,這是在倫敦Union Chapel的現場錄音。人聲飽滿厚實,吉他伴奏紮實,伴奏樂器這麼簡單,凸顯人聲,這是音響迷喜歡的錄音,因為很容易表現。第三軌以電子合成器模仿管風琴伴奏的詩篇Psalm,同樣也是拖著長長的堂音尾音,這也是很容易表現的錄音。第四軌是著名的無伴奏合唱,這是Vocal Sampling六人團演唱老鷹合唱團的「加州旅館」。不必懷疑,您所聽到的所有聲音都是這六位男聲唱出來的,沒有真正的樂器,包括您以為的鼓聲或鈸聲。如果音響系統解析夠清楚,就能輕鬆聽出這些人聲。
第五軌是厚重的電子樂器演奏與很強的節奏,這種音樂是汽車音響最喜歡播放的,您大概可以想像是哪種音效。第六軌一開始是右聲道有男聲,接著是左聲道有男聲,再來是中央有男聲。開始唱歌後歌手在中央,和聲也在中央。這首曲子也是伴奏簡單的音樂,除了Tuba比較難以表現之外,其他Bass與腳踩大鼓、口琴等應該都沒問題,不過算是伴奏比較生動、音響效果相當好的一首。
第七軌音響迷很常聽,重點是女聲要在中央,空間感要很大,管風琴要很低,有如貼地緩緩而來。第八軌是生動有勁的吉他演奏,吉他被刻意分在中央、左、右出現,主奏在中央,左右二邊是伴奏。即使只有這樣,整個音場也要被充滿才對,如果只有單薄的聲音,有如曲中刻意插入的那一段特效,那就不對了。第九軌Anette Askvik唱Liberty,主唱在正中央,另外簡單的樂器做出空間感,女聲高八度的和聲會在偏右邊出現,薩克斯風會在中央,鋼琴也在中央往左右擴散,電子弦樂左右都有,還有電子低頻很沉。這首曲子的音效也做得很吸引人。
第十軌也是人聲搭配簡單伴奏,低頻厚重飽滿活生彈跳,表現難度並不高。最後一軌 Brenda Navarrete唱的「Baba Eleggua」主唱在中央,和聲在左右喇叭出現,敲擊樂器以中央為主稍微向二邊擴散,表現難度應該也不高,很容易唱得好聽。這張CD比較可惜的是CD說明太簡陋了,除了歌曲名稱之外,沒有任何資料,也沒有唱片封面。如果能夠加上適當的背景解說與唱片封面,那才是比較好的製作。
二張一套45轉黑膠唱片,香港絲綢之路唱片,台灣Joy Audio唱片皆可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