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大家都知道,是一家遵古法復刻黑膠的唱片公司。Rafael Kubelik大家也知道是著名的指揮家。倫敦交響樂團與皇家愛樂管弦樂團都是英國著名的樂團。那麼Gioconda De Vito是誰呢?ERC為何挑她演奏的巴哈、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來復刻?
Gioconda De Vito是義大利女小提琴家,生於1907年,死於1994年。她在1953年就譽滿歐洲,公認是當時最偉大的女小提琴家。不過,她在54歲時就急流勇退,完全不上台演出,也不再公開拉小提琴,跟EMI唱片的製作人老公住在倫敦。也就是因為她那麼早就退休,所以錄製的唱片很少,專輯只有16張,另外還有單曲與合集,總共也才25張。就是因為她的唱片那麼稀少,她的演奏又獨樹一格,所以ERC才會選中這張唱片再版。EMI曾經出版過10 CD的全集,其他唱片公司也散見她的錄音,但為數不多。
為何說ERC是遵古法復刻黑膠唱片呢?到底遵古法復刻黑膠唱片有什麼特別?所謂遵古法就是使用當年的真空管刻片設備來復刻黑膠。這張唱片錄製於1961年,那個時代應該還是使用真空管設備。ERC找來50年代的Lyrec TR 18盤式錄音座、Ortofon GOS真空管擴大機(推動刻片刀)、Lyrec SV8刻片機、Ortofon DSS731刻片刀,這才能夠完成復刻。不僅器材使用真空管設備,連唱片封套印刷也使用以前的凸版印刷(字摸起來是凸出的,不是平面的),包括字體都沒有改,所以買ERC的復刻黑膠唱片如果沒有仔細看,還會以為是原版。
至於遵古法復刻黑膠唱片到底跟一般的復刻有什麼不同?很多音響迷忽略一件事,那就是頭版,為何很多人都說頭版是最好的?後來復刻的刻片師在技術上可能不輸給頭版刻片師,謹慎的態度上也不會輸,但就是因為現在用來復刻黑膠的機器大多採用晶體擴大機、晶體盤式錄音座,新的刻片刀,是這些因素使得復刻的黑膠唱片聽起來味道與頭版不同。ERC就是了解這點,所以堅持遵古法以真空管設備來復刻黑膠唱片。
到底Gioconda De Vito有什麼厲害之處呢?其實Google一下就有很多資料,她是音樂神童,八歲就上台演出小提琴協奏曲,當時她還沒有接受正式的音樂訓練。11歲入音樂院就讀,13歲就畢業,17歲就成了剛成立的Bari音樂院教授,25歲參加維也納小提琴大賽,打敗350位參賽者,拿到第一名。當時指揮的Jan Kubelik在演奏結束後親吻了她的手,表示敬意。後來Gioconda De Vito也跟他的兒子Rafael Kubelik合作過多場演出,也錄製唱片,這張黑膠就是跟他合作錄製的。第一面的巴哈小提琴協奏曲(BWV1042)就是指揮倫敦交響樂團錄製的。B面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則是指揮皇家愛樂管絃樂團錄製的。
接下來幾年,她一直在義大利的音樂院教書,也巡迴各國演出,不過從未到過美國。二次大戰時她的舞台生涯暫時結束。1948年,她第一次到倫敦演出,此後就與英國結下不解之緣。1953年,她為教皇庇護12世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這首曲目是教皇要求的。1957年,她再度在教皇面前演出,曲目是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有一位現場觀眾事後寫信給她,說他本來是無神論者,但是聽了Gioconda De Vito演奏的慢板樂章之後,相信那裏有神的存在。也就在那場演出之後,Gioconda De Vito自認已經達到演奏事業的頂峰,於是宣布三年後要退休。教皇聽到消息力勸她放棄這樣的想法,但也沒改變Gioconda De Vito的決定。
在這最後三年中,她與著名的鋼琴家Edwin Fischer合作演出,也留下許多小提琴奏鳴曲,這些錄音堪稱名版中的名版,如果有見到一定要收。Fischer在1960年就過世了,她倆的合作也成絕響。1961年,Gioconda De Vito才54歲,但堅決退休。
到底這張復刻黑膠值不值得買?老實說演奏詮釋美極了,尤其是莫札特第三號聽起來特別不同。Gioconda De Vito不喜歡近代、現代音樂,主要演奏巴哈、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的作品。莫札特與其他作曲家如海頓、Franck等偶有一見。錄音效果呢?很好,1961年的錄音技術已經可以讓我們聽到能夠感動的聲音了。這張復刻壓製多少張?300張而已。如果想要,請向Joy Audio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