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很貴的黑膠(應該說是彩膠)唱片,總共只有11:39,但卻要賣1,480元台幣。天啊!真的不便宜。總長只有11:39?,難道只刻半面黑膠嗎?不!因為是45轉,所以二面都有刻製。
為何短短的11:39要出版一張黑膠唱片呢?難道不能錄製長一點的時間嗎?老實說,就算是貝多芬的作品,也不會這樣搞啊!的確,已經上天堂很久的大師的作品一定不會這樣做,但這是還在人世間的作品,所以才這樣製作。所以說,應該是版權費很高,所以一張黑膠唱片只有短短的11:39。到底是誰的作品?久石讓(1950-)的「青春」MLÁDI。
「青春」是久石讓為北野武(1947-)所執導的「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Hana-BI」(花火,1998年)、「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1996年)所寫的電影配樂集錦。A面是「Summer」與「Hana-BI」,B面是「Kids Return」。這是久石讓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所演奏的,內中的鋼琴由久石讓親自擔任。
為何MLÁDI要翻譯成青春呢?根據久石讓的說法,這個字是他在布拉格的現場演出中,想將他為北野武的電影配樂新作品合併為一個曲目,偶然發現這個字,查字典後才知道有青春的意思。其實MLÁDI是捷克作曲家Leoš Janáček (1854-1928)的作品Youth,是一首木管六重奏。
Janáček的作品即使在現在,也只有少數古典樂迷會鍾情,他不是音樂神童,當他的歌劇「Jenůfa」1904年首演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但還沒大紅大紫。一直到這齣歌劇在1916年布拉格首演才大放異彩時,那時他已經62歲。
Janáček會寫這首「MLÁDI」,應該跟他在1917年認識一位比他小40歲的Kamila Stösslová有關,她是已婚女子,Janáček愛上她,寫了超過700封信給她,而她也成了Janáček餘生創作靈感的來源,MLÁDI就是他最後幾首重要作品之一,那時他已經70歲。
久石讓在1996-1999年間時替北野武寫下這三首配樂,當時他還不滿50歲,應該還不至於臨老嘆青春。現在他已經七十幾歲,回顧過去,難免會感嘆青春的逝去。剛好他的心境也跟Janáček的木管六重奏相互呼應,所以才會萌生這個標題。
雖然這張深藍帶黑的彩膠不便宜,而且音樂只有11分39秒,但是我想久石讓迷應該也會買單吧?錄音效果只能說一般,並沒有特別傑出。您買的是久石讓的青春情懷,還有他親自演奏鋼琴。DG唱片2024年搭配久石讓生日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