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不一定是世界上被演出最多次的交響樂,但肯定是經常被演奏的曲子。在台灣,這首交響曲第二樂章的主旋律被當成「念故鄉」來唱。而在其他地方,這段主旋律也經常被認為是取自黑人靈歌、或波希米亞的民歌素材,事實上卻是德弗札克的創作。
到底這首「念故鄉」歌曲是怎麼來的?原來是德弗札克的學生之一William Arms Fisher取第二樂章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英文歌詞,並由黑人作曲家Harry Burleigh改編成靈歌,並取名「Going Home」,在1922年出版。Fisher在1948年過世,剛好在這年,歌手Jan Clayton在電影「Snake Pit」中演唱這首歌曲,起了推波助瀾之效。1958年,Paul Robeson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唱會中,也唱了這首歌。這首曲子就這樣爆紅了。我們唱的「念故鄉」歌詞則是由李抱忱與他的同學鄭騫共同填詞。
有關「新世界交響曲」的名版,雖不能以「多如牛毛」來形容,但任何一位音響迷隨便一抓,手上至少會有五個手指頭的版本,其中肯定有István Kertész(1929-1973)與Rafael Kubelik(1914-1996)這二個版本。前者生於匈牙利,後者生於波希米亞。事實上這二位指揮連同作曲家的出生地都跟前奧匈帝國或現在的捷克脫不了關係,難道是因為這樣,所以這二位指揮的「新世界交響曲」版本受到大眾追捧嗎?
István Kertész是第一位錄製完整德弗札克九大交響曲的指揮,他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從1963年到1966年完成全套。而庫貝利克也不遑多讓,他指揮維也納愛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捷克愛樂、柏林愛樂等錄製德弗札克作品,而他在DG唱片與柏林愛樂這套也是完整錄完整套德弗札克交響曲。最早是1966年的第八號交響曲,另外八首分別在1971-1973年完成。1973多了一首Carnival Overture, Op. 92, B.169與Scherzo capriccioso, Op. 66;1974年還多了一首The Wood Dove, Op. 110。這套德弗札克交響曲也被譽為最好的全套錄音。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在1893年完成,首演在1893 年 12 月 16,由Anton Seidl指揮紐約愛樂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由於這首交響曲的旋律太美了,很快就受到全世界歡迎。其實,如果您聽很多德弗札克的作品,就會發現無論室內樂、協奏曲等他所寫的旋律都是很美的,可說是聽古典音樂入門的最佳作曲家之一。
庫貝利克早在20歲就指揮捷克愛樂,28歲就成了捷克愛樂首席指揮。1946年創辦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1948年捷克共產黨掌握政權,他藉著參加英國愛丁堡音樂節,從英國逃到美國,誓言共黨政權不倒不回國。1949年就在芝加哥舉行到美國第一場音樂會。1950年他回到歐洲,在薩爾斯堡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此後指揮多個著名樂團,包括芝加哥交響樂團。1961年開始他擔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直到1979年退休為止。1985年因為背疾,他完全退休。不過在1989年捷克終結共黨專政之後,他於1990年返回布拉格,參加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開場演出。
這張Original Source黑膠版取自他在1972年6月8-10日的錄音,剪輯混音花了一星期。錄音地點耶穌基督小教堂,錄音師Heinz Wildhagen。錄音效果絕對是第九號交響曲最好者之一,細緻、平衡、優美、爆棚兼具。而音樂詮釋更是感人,充滿對美麗新世紀的憧憬與熱情。限量3,4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