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1770-1827)的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響迷都有,帕爾曼與阿胥肯納吉的版本、歐伊斯特拉夫與歐柏林的版本絕對是必備的,慕特的可能也有,不過這套曲子演奏過的名家何止上百,我們若只取三瓢未免也太少了。在此,我一直很喜歡的Wolfgang Schneiderhan與Carl Seemann的版本終於重生了,而且還加贈一張192/24的藍光Pure Audio。DG唱片這招真的太絕了,加贈192/24的藍光Pure Audio對音響迷而言,吸引力是很難抵擋的。
Wolfgang Schneiderhan(1915-2002)是奧地利小提琴家,出生於維也納,10歲時就能拉巴哈夏康,11歲就公開在哥本哈根登台演出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後來在倫敦發展他的演奏事業。1933-1937年間他回到維也納,擔任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的樂團首席,從1937-1951年間擔任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樂團首席,在這期間同時也以獨奏家身分開演奏會與錄製唱片。1952年,他跟鋼琴家Kempff在維也納音樂廳裡的莫札特廳錄製全套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由DG唱片發行。請注意,這個廳不是我們熟悉的維也納樂友協會那棟音樂廳,而是另外一棟建於1913年的音樂廳。1959年5月,他跟Carl Seemann在維也納樂友協會那棟音樂廳裡的布拉姆斯廳錄製了他的第二套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也就是這次介紹的這套。
Carl Seemann(1910-1983)是德國鋼琴家,萊比錫音樂院畢業之後,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不過在1935年之後,他就決定要改攻鋼琴演奏,從此管風琴與鋼琴都是他的最愛。演奏之外,他長期擔任教職,作育英才,也到國外演出,包括美國、加拿大、南美、南非、亞洲等。他擅長演奏巴哈與布拉姆斯,也長期跟Wolfgang Schneiderhan搭檔演出,許多歐洲重要音樂節都可以見到他們二人合作的蹤影,所以DG會找他們二位錄製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為何DG唱片會選Wolfgang Schneiderhan第二次的版本來贈送藍光Pure Audio呢?我猜可能是第二次的音響效果比較好吧?Wolfgang Schneiderhan的唱片一般音響迷比較少注意,不過他那個1963年錄音的DG版本卻是大放光彩,不僅是因為那個版本的錄音很好,更讓人覺得特別的是曲中的華彩樂段(Cadenza)採用的是貝多芬親自寫的「鋼琴版」,這是比較少演奏家採用的版本。為什麼?因為貝多芬這個華彩樂段是為他自己把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改為鋼琴演奏而寫,要以小提琴演奏會有一些難處,所以少人採用。而Wolfgang Schneiderhan硬是以自己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加以修改,演奏出迷人的華彩段落,您只要跟其他版本比較便知。
貝多芬總共寫了10首小提琴奏鳴曲,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第五首春,以及第九首克羅采。春這個標題並不是貝多芬寫的,而是後人加上去的。而克羅采則是貝多芬在譜上題獻給當時的法國小提琴家、作曲家魯道夫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所以得名,不過魯道夫克羅采卻從來沒有公開演出過這首曲子,原因耐人尋味。對了,這位魯道夫克羅采雖然是作曲家,但我從來沒聽過他的唱片錄音,只知道學小提琴的人可能會練過他寫的練習曲。
魯道夫克羅采曾經在1798年左右到維也納為法國大使工作,在那段時間與貝多芬結識。而貝多芬這首克羅采是寫於1802-1803年間,1805年出版。其實這首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本來是要題獻給George Bridgetower的,他在1803年5月跟貝多芬在Augarten Theatre演出這首曲子。據說Bridgetower在演出前根本沒看過這首曲子的譜,也沒有跟貝多芬彩排過,就這樣上台視譜演出,這真是太神了。貝多芬雖然跟他合作愉快,但後來卻產生糾紛,所以才把這首曲子改題獻給魯道夫克羅采。
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鳴曲大概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寫成,前面三首大約在1795年寫成,還受到莫札特的影響。第四號、第五號開始擁有自己的風格。第六號到第八號大約在1802年完成,那時的貝多芬已經很成熟了。第九號可說是技巧的巔峰,而第十號大約寫於1811-1812年間,此時貝多芬已經完成第七號、第八號交響曲了。這首第十號奏鳴曲是為法國小提琴家Pierre Rode(1774-1830)而寫,在1812年2月由貝多芬學生魯道夫大公跟Rode同台演出,後來這首曲子也獻給魯道夫大公。
聽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絕對不會比聽無伴奏小提琴或大提琴還枯燥,事實上貝多芬每首小提琴奏鳴曲都很好聽。由於貝多芬自己是傑出鋼琴演奏家,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他親自上台演出,所以這首曲子雖然是名為小提琴奏鳴曲,但鋼琴部份並非配角,與小提琴可說是互為犄角,演奏起來妙趣橫生。在這套CD中,錄音效果屬於自然平衡,小提琴與鋼琴的音質音色都很美,不過並沒有音響迷聽了會興奮的如蜂蜜般甜美的小提琴,或地動天搖的鋼琴低音鍵。如果您只有CD唱盤,那就好好聽三張CD;假若您有藍光播放機,就可以享受192kHz/24bit的音效。到底CD與高解析數位音響效果差多少?老實說只差一點點,光聽CD已經很好了。當然,如果您懂得Rip,也可以把藍光Pure Audio解出來自己用數位檔播放。溫馨提醒,只能自用,不能外流。
DG現在趁著貝多芬250周年一直推出老版加上Pure Audio,真的讓人心癢癢的,要不要為了多一張192/24而再買一次,真的費思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