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只要聽古典音樂的人手上都會有幾個版本。這首曲子原本是巴哈應其學生Johann Gottlieb Goldberg的要求,為學生所做的一首治療失眠的大鍵琴曲。內中以一段主旋律Aria,做了三十種變奏,最後再回復到主旋律,總共32段。Goldberg當時是俄羅斯駐德勒斯登大使的大鍵琴手,大使經常失眠,所以Goldberg想以演奏大鍵琴讓大使入睡,才會請求巴哈做出這首曲子。
巴哈的確是天才,他 所寫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鍵盤十二平均律無一不是最佳的教科書材料,至今無人能超越。巴哈作曲好像有一種想法:我寫過之後已經把這個領域寫好寫滿,以後的人不可能超越。這首郭德堡變奏曲也是如此,短短一段旋律,能夠變化出30段不同的音樂,難怪至今無人能超越。後世雖然有貝多芬的「狄亞貝里變奏曲」、舒曼的「阿貝格變奏曲」,但巴哈這首「郭德堡變奏曲」可說是被演奏、改編得最多的變奏曲。
假若您是資深音樂迷,郭德堡變奏曲最早所聽的版本應該是來自波蘭Wanda Landowska的大鍵琴演奏版本(1933年第一次錄音),後來有了1955年顧爾德的鋼琴版本,大部分人紛紛移情別戀。從顧爾德之後,「郭德堡變奏曲」的演奏版本汗牛充棟,聽都聽不完,各種改編,包括弦樂三重奏版也出現了。有關這些版本,以前音響論壇編輯周靖廷曾寫過一篇大集合,內中提到三、四十種版本,那是我所見過一口氣比較最多版本的相關文章,小周真是厲害。
在1983年,Dmitry Sitkovetsky聽過顧爾德新版(1981年)郭德堡變奏曲錄音之後,大為感動,於是根據Max Reger的雙鋼琴版,提筆把這首曲子改編為弦樂三重奏,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奏,於1984年完成,於是弦樂三重奏版開始流行,我手上也有幾個版本。首演Sitkovetsky找來中提琴Gerard Causse與大提琴麥斯基合演,也在德國Orfeo唱片錄音。後來麥斯基又在DG唱片做了一次錄音。其實,Sitkovetsky自己後來又寫過多次的改編,甚至還有弦樂團版。
好了,既然郭德堡變奏曲的弦樂三重奏版已經不少,為何BIS唱片還要推出一張?換句話說,這個版本有什麼賣點?第一、這個版本是Trio Zimmermann三重奏團自己根據巴哈原譜改編的,而非根據雙鋼琴譜改編,或以Dmitry Sitkovetsky改編的版本演奏。我們都知道,巴哈的原譜是寫給雙層大鍵琴演奏的,改以鋼琴演奏之後,就開始脫離大鍵琴原味了。如果再依照雙鋼琴版去改編為弦樂三重奏版,距離巴哈的原始味道將會更遠。所以,這個三重奏團乾脆自己依照巴哈的原譜,重新寫成弦樂三重奏版,這也是目前唯一的版本。第二、這個版本中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都是名琴。小提琴是1711年的Stradivarius琴,中提琴則是1672年的Stradivarius琴,大提琴也是1711年的Stradivarius琴。當然其他版本也有可能用的都是名琴,但並非他們自己改編的。
對了,這張BIS的CD以綠色葉子膠帶封起來,這有什麼特殊意義?環保意義,代表CD封套是以可回收材料製成,包括印刷油墨、黏著膠都是對環境友善的。這樣的唱片公司,看了心暖暖的。哪裡買?上揚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