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yal Ballet Gala Performances」這二張一套的CD音響迷誰會沒有啊?這張唱片可說百花齊放,各種版本、光碟、黑膠都有。現在我我收到Blue Moon的版本,仔細一看,竟然早在2013年就發行了。有沒有違反版權法?沒有!因為這張唱片的錄音時間早在1957年(Blue Moon標示)。
這張唱片為何在音響界會那麼紅?一方面是錄音效果非常優異,再者Ernest Ansermet安塞美(1883-1969)這位指揮與芭蕾舞的緊密聯繫也是原因。安塞美在指揮界崛起的故事也是美談,他原本是瑞士Université de Lausanne的老師,自己修習指揮與音樂,第一次登台是在1912年。1915年他認識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Sergei Diaghilev(1872-1929),當時安塞美正在為紅十字會在巴黎與日內瓦舉辦募款演出。從此開始了他們二人長達14年的友情。也因為安塞美與Diaghilev的關係,使得他成為指揮芭蕾舞的專家指揮。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許多藝文工作者流亡到瑞士,安塞美與史特拉汶斯基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史特拉汶斯基又將安塞美介紹給Diaghilev,後者正在找尋一位能夠指揮芭蕾舞的指揮。安塞美從1915年到1923年,為Diaghilev指揮芭蕾舞演出。也因為他為Diaghilev指揮,而認識更多當時的著名作曲家。當時Diaghilev找了許多作曲家來寫芭蕾舞曲,包括拉威爾、德布西等。同時在指揮芭蕾演出期間,1918年,安塞美創立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並擔任指揮,一直到1969年他去世為止。
這二張一套的唱片演奏了許多作曲家的作品,包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箝」、「天鵝湖」、「睡美人」、羅西尼的「玩具店幻想曲」(神奇的玩具店)、Delbes的「柯佩里亞」、亞當的「吉賽兒」、舒曼「狂歡節」,以及蕭邦的「仙女」,都是大家熟悉的音樂。樂曲本身好聽不說,安塞美的指揮也是適切到位,芭蕾舞的律動如行雲流水,動態範圍寬幅,高潮迭起,大概不會有人不喜歡。
比較有意思的是,CD1第七軌羅西尼「玩具店幻想曲」,在1:43秒處有一個波聲雜音,這個雜音「從古就有」,包括我的黑膠唱片與各種CD版本,Blue moon版也不例外。我猜這是原始母帶的瑕疵或損壞,復刻黑膠時沒有去除是可以理解的,而大部分人也會以為是黑膠本身的波聲雜音,不會在意。但是製作數位版時,以現今的數位雜音去除技術,應該可以去掉這個雜音,為何BMG自己出版的、或後來AP出版的光碟版也都沒有去除呢?難道是他們沒有發現嗎?
這二張一套的唱片錄音時間有混淆之處,Blue Moon的封底上寫1957年,但其他資料顯示是1959年1月16日錄製的,樂團是科芬園皇家芭蕾管弦樂團,錄音師Kenneth Wilkinson,錄音地點倫敦Kingsway Hall。我很好奇,如果真的是1959年1月16日錄製的,這二張唱片全長96分多,安塞美能夠在一天之內就完成錄音?如果真的如此,錄音效率真的超高啊!當時這張唱片是Decca為RCA錄製的,所以發行唱片公司是RCA,不是Decca。到底是1957年還是1959年錄製?恐怕還要找出更確定的證據。
這二張一套的唱片有多棒已經不需要我再添材火了,如果你還沒有買,肯定是音響界的「異人」,除非您剛踏入音響領域不久。如果您是新手,下手買就對了。Blue Moon版,絕響唱片代理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