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黑膠玩家若是一討論到軟盤設計,心中有可能會對英國品牌AVID浮現印象,但這個牌子在台灣用家不多,也僅有少數人細細深究,讓不少關注黑膠的朋友對它還是頗陌生。AVID由其主事者ConradMas成立於1995年,工廠位於靠近倫敦的Huntingdon,在自家廠房生產製造幾乎所有的器材與零件。為何AVID都要自己來?原來這家公司成立音響部門是老闆Conrad本身的興趣,AVID在英國是非常專業的精密金屬加工廠,幾間知名英國汽車品牌、甚至是軍事、醫療器材單位,都有請AVID設計製造各式元件。其位在Huntingdon的廠房還是前美軍駐英基地改建而成,建築體本身就屬軍事層級,能隔離電磁波,在內部進行各項研究開發都是最高規格。
這是當天試聽的系統全圖,聆聽空間位於方舟音響內,後端使用Burmester 035前級與911後級、喇叭為Estelon XA。
AVID第一款產品就是旗艦級唱盤Acutus,接著是規格下放的中階型號Volvere,由於原廠希望可以有一款結合搭載Acutus高驅動力馬達、電源,但盤身規格精實一點的型號,於是就推出了Sequel唱盤。基本上AVID在多數唱盤產品之設計大綱是這樣:包含了唱盤本體,馬達與外接式的電源伺服供應。先說馬達,AVID官網指出,目前在大部分唱盤上看到的多是DC直流馬達,是因為AC交流馬達供應商很多都停止提供貨源了,而且優秀的AC馬達市場也不易尋得。AVID堅持自行開發AC馬達,是看重其噪音小、抖晃率低、扭力大之特性。另外,AVID外接的馬達伺服電源(稱為Power Supply Unit,PSU)是一關鍵,裡面除了變壓器供應電源之外,再透過內中搭載之獨家DSP線路,以變頻方式輸出、提供馬達產生不同轉速,並隨時做修正微調轉速,控制在最精準之狀態(目前官網可以看到各型號後面大多有SP字樣,代表就是該唱盤有外接PSU並搭載DSP技術)。在有外接PSU的型號上,轉速控制就是在PSU的按鈕上切換,不用去改變皮帶牽引位置。Acutus擁有最高規的盤身、馬達、PSU,而Sequel則盤身略為簡化,但馬達、PSU與Acutus基本上同級;再往下的Volvere則與Sequel擁有一樣之盤身,但PSU與馬達再簡化;下面還有Diva,則是PSU、馬達與Volvere同級,盤身簡化(硬盤設計);最入門的Ingenium則不搭載外接PSU。AVID另有限量製作的AcutusRefrence與Anniversary超級旗艦,它們的盤身與PSU是額外特規打造,細部比Acutus更為講究。
方舟束老闆建議搭配SME309唱臂使用。
這是Sequel SP的PSU,電源供應與DSP控速都是由它負責,直接於上面選擇轉速,相當好用。
再看盤身部分,Sequel SP是軟盤設計,擁有三支彈簧懸吊結構於唱盤外緣,盤體本身有三個主要的結構,分別是底座、sub-chassis、platter。底座也是三點式設計,三點腳座部分具水平可調之功能;底座上安置有馬達與三支彈簧避震筒座。馬達與上層之sub-chassis沒有接觸,僅靠雙皮帶牽動platter,除了隔絕馬達振動之外,雙皮帶更可提供高穩定之牽動力。sub-chassis是三個主體構造中最輕量者,造型像三角形盾牌也像船的龍骨,透過其材質與結構之特性,可降低整體唱盤共振。這個sub-chassis很重要,因為它延伸出去直接是唱臂基座,可以安裝不同廠家唱臂對應之唱臂座(原廠有提供);另外其也是與彈簧避震直接對接的部分,替platter產生了懸吊垂直避振能力。連接三支彈簧的卡榫旁邊可以看到各有一小型棒狀構造,此構造牽著橡膠皮帶至底座上避震筒座外之溝槽,至此再提供了水平橫向之抑振阻尼。可以想像一下,有了sub-chassis提供的這兩種抑振懸吊銜接,其上的platter就等於是類似「懸浮」的狀態,不論是垂直還是水平的外在晃動都不會改變platter的慣性穩定。方舟束老闆樂於示範,開啟手機下載的三軸振動偵測App( iSeismometer,是非常靈敏的軟體,具XYZ軸方向獨立感測振動強度),當手機放在platter上,然後人在離唱盤非常近的地面上大力跳躍,可是iSeismometer軟體中XYZ軸均偵測不到任何振動!
拿下platter、sub-chassis,剩下的底座全貌,包含三支避振彈簧套筒與分離式的AC馬達。
sub-chassis長得頗像船的龍骨,一端可接唱臂座,底部三點直接與彈簧銜接,還可以與彈簧套筒連上皮帶形成水平阻尼。
此外,將platter、sub-chassis拿起之後,可用隨機所付之特規起子插入彈簧懸吊之中,這樣也可以做水平調校,束老闆就習慣將底座上腳座該處都固定,以彈簧套筒的水平作主要校正基準。platter非常沉重,當它處於懸吊狀態時,用手輕壓下去那超級軟Q的阻尼,絕對無法想像單獨拿起時的重量;這讓轉動慣性更加,而且因為沉重,當platter受外力上下左右晃動時,很快的它就能回復靜止狀態。盤面上已經黏好了複合材質的唱片墊,外觀與質地很像唱片墊名品Blue Horizon,等於是原廠就搭載好很出色的外加製品了。
勢必提一下同樣是原廠配備之唱片鎮,這個唱片鎮與中心軸承中柱有螺紋鎖合,特別的就是在那個軸承總成,把sub-chassis拿起來之後,可以看到軸承是一個略呈梯形的圓柱狀構造,而剛剛提到有螺紋之中柱,其實是軸承基座的一部份;這代表當唱片放下去,鎖上唱片鎮時,唱片、platter、軸承三者是合為一體的,這樣的設計理念是為了將所有產生的微小振動直接由軸承導出到機體外,不會留在唱頭與唱臂之間形成共振,鎖緊唱片更有讓不平的片子趨於平貼之目的,綜合效果可說是任何外加形式的唱片鎮都難超越!
透過所附之特殊工具,插入彈簧中可以進行盤面水平校正。
這次鑑賞SequelSP的地點在方舟音響門市的半開放式聆聽空間,現場使用的搭配是AVID Puslare II電源分離式唱放、Burmester035前级與911後級、喇叭是Estelon XA。這個PuslareII,除了增益、阻抗(還可以自設阻抗,插入模組後可選擇使用)、容抗可調之外,它也是少數擁有XLR輸入/輸出的唱放,理論上XLR線左右聲道有獨立接地處理,用在唱臂線輸出端是極好的規格,可是目前多數唱放因為沒有平衡輸入,所以較常見的都是RCA加獨立接地端之作法。Sequel SP唱臂線輸出端子為din頭,市面上同樣也不容易見到din轉XLR的唱臂訊號輸出線,束老闆表示其實線材廠都有廠製產品,只是用家少,所以必須額外下訂單。這次連接線就用上了非常高端之NordostValhalla 2 din轉XLR訊號線,由於接地就已經包含在XLR端子中,所以這種線就沒有額外的接地端了,其實這才是最理想的接地處理。這次搭配上Sequel SP的是SME309唱臂(AVID原廠與SME關係很好,官網也建議搭配SME唱臂);唱頭在評測過程中用了三顆,分別是Goldring Legacy、AudioTechnica ART-9、以及最後定稿搭配的Transfiguration Axia-S。
當天搭配的是自家Puslare II電源分離式唱放,增益、阻抗、容抗可調,並具XLR輸入與輸出。
要先介紹一下Transfiguration這顆唱頭,目前此家廠商共有三顆唱頭,Axia-S是最入門的一款;Transfiguration三顆頭擁有非常不同於一般MC頭之設計,一般MC頭構造中連接磁鐵有一個稱為yoke的感磁結構,可以視為磁鐵之延伸,讓線圈可以與之感應生成訊號,但yoke因材質使用不同會有磁力線不均勻的疑慮。Transfiguration取消了yoke結構,以兩顆圈狀磁鐵取代,唱針先穿過前方A磁鐵中心孔洞後,再連接線圈,線圈後方是體積較大的B磁鐵(Axia-S中A磁是釤鈷磁鐵、B磁是釹磁鐵)。由於A、B磁鐵距離很近,所以兩者之間會有非常均勻、密集之磁力線,當唱針帶動線圈於兩者之間振動時,便可以產生更為精緻之訊號,任何微小細節都能極有效率被還原出,是非常特規之理念;在高階的Transfiguration唱頭中,除了磁鐵材質改變之外,更升級成銀線圈,已臻完美。
Transfiguration Axia-S擁有非常特殊之MC唱頭設計,即使這款是最入門,唱出的聲音可說是讓我感到驚呆的好。可以看到其下為黏在platter上的複合材質唱片墊。
規格:
AVID Sequel SP,皮帶驅動三點式彈簧懸吊軟盤,馬達外接獨家伺服電源(Power Supply Unit),三點水平可調,331/3、45rpm轉速可調(可透過PSU再微調),唱盤淨重:12.5公斤,PSU淨重:3.5公斤,唱盤外觀體積(WHD):425×205×370mm,PSU外觀體積(WHD):250×95×215mm,參考售價:339,000元(含PSU,不含唱頭、唱臂),進口總代理:方舟(02-2778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