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vac是貴族一般的真空管品牌,而833功率管更是一般人少見的特殊真空管,這次外燴的地點是內湖婕韻音響,外燴對象Wavac HE833 v1.3,Wavac加上833肯定是音響市場最具話題性的組合,尤其是他們旗下的擴大機都很昂貴,有多貴?可能是你這輩子聽過最貴的管機,它不是針對一般預算有限級玩家而生,對稀有性與完成度不肯妥協的金字塔頂端族群才是唯歸屬。
HE-833 v1.3
傳奇人物實現管迷綺想
暫且把俗氣的價錢擺在一邊,先向大家介紹這個神秘又低調的品牌。Wavac是家日本公司,隸屬於大型企業Sigma旗下,1994年成立,創辦人為Nobu Shishido(宍戸公一)。Shishido是真空管設計領域名氣響叮噹的傳奇人物,開創了許多獨到的真空管放大電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12AX7管直接交連2A3功率管的電路,而此電路聲音表現深獲好評,成為許多DIY玩家仿效製作的參考。除此之外,Shishido最威震江湖的成就當屬開創了IITC(Inverted Interstage Transformer Coupling)反轉級間變壓器耦合電路。IITC是因應大功率發射管而生的電路,可讓發射管處於正偏壓工作狀態,並有著有較低的工作電壓與內阻。換言之,此設計最大特點就是對大功率發射管有著更好的控制。此外,ITTC的架構可以完全不需要電容耦合,即可讓各級管子穩定匹配,也是一大特點。
833管有著極大的工作電壓。
什麼真空管不用,為何偏偏以發射管為功率管設計電路呢?只能說Shishido膽識過人,他實現了很多管迷的心中綺想。因為對許多管迷而言,直熱功率管的聲音有著難以取代的獨特魅力,但是太小的功率卻讓喇叭搭配彈性大大降低,像300B或者2A3這類直熱管只能擠出區區幾瓦輸出功率,厲害一點的211或845管,即便單聲道架構加上推挽設計,最多七、八十瓦就頂天了。但是使用直熱發射管做為功率管可就不同了,單一根管子就可以榨出很高的輸出功率,至於能榨出多大功率?視使用管種而不同。
再回到Wavac公司背景。在隨著Shishido打穩品牌腳步後,他老人家卻不幸離開人世間,由第二代社長Yuzuru Ito(伊藤讓)接手經營。現任總裁Ito先生原本就是Wavac的產品工程師,在進入公司前有長達20年的錄音工程經驗,不但懂技術,也比起一般電路設計師更清楚瞭解真正錄音原貌,Wavac旗下許多管機都是他與創辦人Shishido攜手合作的心血結晶,如今由他掌舵,再適合不過。
純A類大瓦數就是威
這次筆者外燴試聽的Wavac產品是HE-833 v1.3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單從外觀,可以明顯感覺這絕不是一款好惹的真空管後級,因為它採用的833A管實在有著太強烈的存在感(體積超大、燈絲超亮)。833A原本是廣播用途的發射管,由RCA生產,輸出功率可達350瓦(RCA旗下生產過最大功率的管子),Wavac將833A作為音頻輸出用,每根可輸出150瓦功率,世界上還真難找出其他輸出如此驚人的直熱管,就算有,體積恐怕很誇張,搞不好還需要用上水冷裝置的管子功率才會高過833A,擴大機若要玩成這樣未免過於誇張。
既然要創造高輸出功率,何不每聲道用上兩根833A推挽產生更無堅不摧的驅動力?第一,因為Wavac堅持採用純A類的單端放大電路,此舉可避免推挽設計易產生的交越失真問題,亦省卻了每聲道功率管配對時面臨的變因。第二點則純屬筆者猜測,因為要讓兩根833A並聯可能有技術上的難度,833A是難以控制的真空管巨獸。一般我們熟知的300B或2A3的屏壓最高大約450V,但是833A卻高達3,000V,這也就是Wavac如此獨特的原因。
前面已經提到他們獨家的IITC電路就是使用高電壓功率管的最佳解決方案,可讓發射管有較低的工作電壓。此外,前面也提到IITC不需要任何交連電容,各級真空管的耦合仰賴級間變壓器。HE-833 v1.3使用的管種部份,833A是30年代RCA生產的NOS管,品質公認最佳,輸入級與驅動級則分別用上W.E. 431與Telsa KT-88管。
輸入級與驅動級則分別用上W.E. 431與Telsa KT-88管
挑戰極限環環相扣
對音響玩家而言,150瓦功率輸出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數字,但是純A類150瓦不能等同視之,必須予以尊重。看看市面上所有大功率A類晶體機,哪一部不是巨怪猛獸?內部採用被動元件都必須持續承受大電流、高壓以及高溫的無情考驗,因此零件都需經過嚴格挑選配對的特殊規格品。要做出大功率純A類管機的標準亦然,甚至還要更嚴苛,特別是當用上833A這類高電壓怪物管時,應用功率管負責偏壓的與電源供應部的電阻皆非一般市售規格品,都是耐超高壓的特殊規格品,成本驚人。至於攸關真空管好聲與否的變壓器,HE-833 v1.3當然也用上了最高檔的專屬訂製品,外部還罩上漂亮的金屬鍍鉻外殼罩上。
HE-833 v1.3之所以如此特別,除了展現了對直熱管單端電路極限的成功挑戰外,所有一切製作細節都非常講究,機箱是以60mm的鋁合金車削製成,外部再鍍上一層淡淡地金黃色,配合上不同於一般管機黑壓壓如鐵籠般的保護罩,改以圍欄式的半開放式耐熱玻璃保護罩取代,整體質感貴氣而不俗氣。另外,鐵弗龍管座、黃銅鍍金電路接點以及超高檔的Kondo純銀機內接線…等,都透露出HE-833 v1.3的不凡。
833 v1.3用上了以厚實鋁合金切削的金屬腳座搭配β-Gel特殊阻尼材質吸振
你有沒有看過這麼誇張的屏帽?
變壓器全是特別定做的高級品
最後要介紹的是避振,玩管機的朋友都知道真空管在工作狀態下會振動,而且振幅還不小,超高電壓的833A振幅有多大可想而知。為了避免振動幅度過大造成的麥克風效應,HE-833 v1.3的避振措施也是煞費苦心,用上了以厚實鋁合金切削的金屬腳座搭配β-Gel特殊阻尼材質吸振。這種材質普遍應用在日本品牌高級慢跑鞋的鞋墊層,曾經有人測試將一個雞蛋從高處丟往鋪上β-Gel的墊子,結果雞蛋完好無損,吸振效果奇佳。
建構頂級系統就該顧全一切
把所知一切關於Wavac與HE-833 Ver 1.3後級的一切交代清楚後,是見真章的時候了!或許讀者會問,究竟該以何種心態評論一對售價高達350萬台幣的真空管後級擴大機?或該以什麼樣的標準審視呢?根據多年累積的聆聽經驗,這類價格金字塔頂端的擴大機,若以汽車比喻,就是超級跑車或者F-1賽車。以此比喻,不僅因為價格,更是有關性能操控與搭配。此等級的擴大機與超跑有個共通特點,就是極度敏感,對前端系統與喇叭的個性搭配敏感,對線材也超敏感。有錢能買到超跑或許讓人稱羨,能不能充分發揮超跑性能並駕馭自如才是本事,才不會愧對超跑擁有者身份。
以這次在婕韻音響的外燴為例,我完全感受到HE-833 Ver 1.3敏感度高這項特質。例如喇叭的搭配,換上不同喇叭都有截然不同的表現,搭配解析力特別高與個性直接的喇叭時,雖然能取得不錯的平衡,但是喇叭擺位就需要反覆的微調,或者透過線材來修飾喇叭的銳氣。HE-833 Ver 1.3的聲音有著直熱管的特有管味是很肯定的事,卻不會過份搶戲而讓喇叭特點盡失,因此建議盡量不要找HE-833 Ver 1.3屬性有著太強的喇叭,而是個性更相似的喇叭。畢竟這個等級的擴大機表現都很全面,需要的不是個性互補,而是個性相合,讓喇叭把擴大機的特性發揮到最大質。最後選擇定稿的喇叭是兼具透明與醇美特質的Lumen White Diamond Light。
線材部分,喇叭線改變的差異最大,這次共配上了兩款喇叭線,最後由表現最全面的MIT前旗艦線材雀屏中選。至於訊源,原本是搭配Weiss Jason CD轉盤與Medea+數位轉換器的組合就已經讓人感動滿點了,怎知把轉盤換成高階好幾倍的Metronome Technologie Kalista Ultimate Se後,聲音密度大大提升,音樂畫面變得更遼闊寬廣,聲音在音樂性之間取得最完美的平衡。最後是前級,配上的是同樣高貴的Kondo旗艦M1000 MKⅡ。
Kondo旗艦前級M1000 MKⅡ,身價亦是非凡。
婕韻音響試聽空間
當天作為參考轉盤的Metronome Technologie Kalista Ultimate Se
參考DAC 是Weiss Medea+
當天定稿的喇叭Lumen White Diamond Light
看完如此頂級搭配,不禁讓人倒抽好幾口氣,不敢算系統總金額有多高。其實也別太怨歎(台語),買超跑的人本來就不會像小編這般的升斗小民,買得起的人,建構頂級音響系統時也該心理有數,錢不會只花一筆大條的,任何環節都要講究,超跑怎麼可能搭配普通的輪胎或者三角貓的煞車系統?
這麼一部奢華的真空管後級,聲音到底如何呢?請關注音響論壇第315期器材評論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