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以我的認知與個人偏好,美國RCA與Mercury這二家唱片公司留下了唱片錄音史上的奇蹟。如果包括爵士樂,那還有Verve唱片。其他或許還有Capitol、Columbia、Everest、Vanguard、Westminster等許多廠我就不說了,雖然也有佳作,不過他們所產出的量不夠大,不是一個完整的系列。
那個時代的RCA、Mercury與Verve的「黑膠唱片」錄音有以下的特色:直接、無隱、活生、飽滿、高度透明、龐大3D立體空間感、超清晰拉開層次與深度感,還有非常真實的樂器演奏質感。這些錄音特色連同時期的英國Decca、EMI或德國的DG、荷蘭的Philips都無法比。
或許您會說Decca、EMI的音響效果比較細緻,DG、Philips聲音比較整體融合,這些我都不反對,他們各有自己的錄音美學,也都留下很多傑出的錄音。
不過,如果論及聽起來會讓人驚心動魄的錄音效果,則非RCA、Mercury、Verve莫屬。其他小廠或Capitol、Columbia等也會有這類佳作,但無法如RCA或Mercury、Verve那般形成一股洪流,好像遠古時代的冰河在地球表面上蝕刻出永恆的深溝,尤其是Living Stereo系列與Living Presence系列。
這幾十年來,我聽過、寫過、推薦過的唱片非常多,它們各有其值得推薦之處。例如去年DG那張巴倫波因、馬友友、慕特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就是數位錄音時代非常好的錄音,無論是CD或黑膠都非常好,擁有細緻溫暖融合平衡的美感,而且空間感炮製得很好。不過,即使我認為它錄得這麼好,依然無法跟上述的RCA、Mercury、Verve錄音特色沾上邊。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三家唱片公司能夠錄出這麼獨特的音響效果?我推測可能是錄音器材、麥克風、錄音美學,以及那幾位特別的錄音師所造成。那是那個時代整體風格的呈現,以前沒有,後來也沒有。就好像1950年代的賓士車外觀跟現在完全不同,現在的賓士車看起來也很美,但絕對跟1950年代賓士車的美感完全不同。
如果您是黑膠迷,我不鼓勵您去搶標原版黑膠片,因為付出的代價太高了。復刻版已經可以讓您完全享受到上述的聲音特色,先決條件是您必須真的把黑膠系統調到位。如果調整不到位,其他擴大機、喇叭再好也沒用。
假若您只聽CD,那也值得去收集上述的CD,雖然音響效果無法跟黑膠版相比,但也還可以享受到那種味道。假若您只聽音樂檔,HDTT有宣稱從母帶翻製的音樂檔,我也有一些,但聽起來還是跟黑膠不同。
您可以懷疑我所說、或不贊同我的觀點,甚至不喜歡這種聲音特質,那都沒關係,至少現在先買起來,以後您「可能」才會有機會享受到我所說的音響效果。因為我怕以後會買不到。
這二張唱片也是錄音神片,如果您聽起來聲音尖、薄、硬、擠在一起、沒有3D空間感,代表黑膠系統尚未調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