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ury第一張單麥克風唱片錄音是在1951年錄製,當時是單聲道時代,只用一支麥克風錄製。到了1955年,開始採用三支麥克風錄製。三支麥克風錄製時代多年之後才開始採用35mm Magnetic Film代替一般磁帶。第一張以35mm Film錄製的就是Byron Janis鋼琴、Dorati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那張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那張唱片錄製於1961年6月,錄音地點倫敦Watford Town Hall。
如果您是音響論壇老讀者,看過古早主筆們寫過的三支麥克風的故事文章,就會知道此處所謂的35mm Film並非拍電影那種「感光膠捲」,而是拍電影時紀錄聲音的35mm「磁帶」,早在1947年就開始在電影界中使用。類比電影時代,要記錄音效與音樂,可以用磁帶紀錄,也可以用光學膠捲來記錄,Mercury就是拿電影錄製音效的磁帶來當作錄音帶。當然,為了配合這種35mm的磁帶,盤式錄音座必須修改,以符合這種35mm磁帶的使用需求。
其實最早使用35mm磁帶錄製唱片的是Everest唱片,時間是1959年。Everest在1960年結束營業,Mercury只是接收Everest的錄音設備與技術而已。為何Everest唱片的錄音技術會跑到Mercury呢?Everest唱片的創辦人之一Harry Belock早在1920年代就在好萊塢從事錄音工作,對35mm磁帶錄音早有了解,後來遇上錄音工程師Bert Whyte,二人一拍即合,於1958年成立Everest唱片,以35mm磁帶錄製唱片。
不過到了1960年就結束營業,短短不到三年時間。Everest唱片把所有的錄音設備都賣給Fine Recording Inc.。而當時Fine Recording Inc.的客戶包括Mercury、Command、Cameo/Parkway、Project 3等,所以透過Fine錄音公司,35mm磁帶錄音就開枝散葉在這幾家唱片公司身上。Fine Recording Inc.的老闆是誰呢?就是Robert(Bob) Fine。
到底35mm磁帶跟當時的錄音磁帶(1/2吋帶或1/4吋帶)相比,有什麼好處呢?第一、35mm磁帶的厚度有5 mil(千分之一英寸),而一般錄音磁帶的厚度只有1.5 mil。這麼厚的磁帶可以降低磁轉印,跑起來也更穩定。
35mm磁帶扣除左右二邊的同步齒孔,給三聲道使用,每聲道還可以有220 mil寬度,而一般磁帶每聲道只有90 mil寬度。磁帶更寬,當然會降低背景嘶聲,提升動態範圍。此外,35mm磁帶的轉動帶速是18ips(每秒英寸),而一般磁帶當時的轉速只有15ips。整ˋ體而言,採用35mm磁帶錄音,其效果好過當時的二軌磁帶。
Mercury當時的錄音團隊大概是這樣的:Recording Director是Wilma Cozart(1927-2009),Musical Director是Harold Lawrence,Technical Supervisor是Bob Fine(1922-1982,他並不是領Mercury薪水的員工)。Robert Eberenz是Bob Fine的助手,也是Fine Recording Inc.的錄音師。George Piros是刻片師,他負責立體刻片,也是Fine Recording Inc.的人。而John Johnson則負責單聲道轉換與刻片。Bob Fine與Wilma Cozart在1957年結婚。
錄音時,三支無指向性麥克風懸掛在樂團前沿上方,錄音前由樂團演奏幾段該樂曲音量最強樂段,讓錄音師設定最大音壓。錄音過程不再施加限制器或壓縮器,也不再調整音量,完整記錄指揮與樂團所呈現的強弱大小動態範圍。
這樣的錄法跟現代錄音採用多軌、限制、壓縮、混音、數位化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加上當時的麥克風、錄音器材也會賦予不同的聲音特質,這才造就了Mercury唱片獨特的迷人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