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我相信許多人額頭三條線,不知道我在講什麼?韓依納是馬來西亞唱片公司Pop Pop Factory旗下歌手,「我的70年代」是她最新錄製的專輯,就像是古早以前我們在餐廳中聽人唱歌一般,有套鼓、吉他、Bass、鋼琴伴奏,有現場的掌聲。而Living Stereo是1960年代RCA的黑膠唱片系列,Living Presence則是Mercury同個時代的黑膠唱片系列。至於我為何會既高興又哀傷呢?
我高興的是,終於可以證明,如果不要經過太多關卡,即使是CD也可以獲得很好的錄音效果。其實我這樣說是不夠精確的,因為這張並不是量產壓製CD,而是CD-R,而且是Direct Cut From Master,簡稱DCM。其實我以前也聽過數種DCM CD-R,但都沒有這張CD-R的傑出音響效果。而讓我哀傷的是,如果數位錄音做成光碟,一定要用DCM的方式才能獲得如Living Stereo與Living Presence的音響效果,那還不夠讓音響迷哀傷嗎?
這張CD-R就是在一場現場演唱會中(聽起來應該是小型演唱會)錄製的,根據CD說明,屬於「一次錄製One Take,沒有編輯和自動調整Auto Tune。」換句話說,就是最少的再處理關卡。我一直相信每多一次處理,音樂就會多一層紗,而這層薄薄的紗不是所有音響迷都能聽出來的,也不是所有的音響系統都能聽出來的,所以有些人認為經過多層處理無妨,事實上這張韓依納的CD-R就可以證明是會多很多層紗的。
音樂訊號每多經過一次處理,就會將原本音樂中的直接、快速反應、透明感、樂器真實演奏質感弱化。有些人認為不會,事實上是因為他們沒聽出來,或沒有好的音響系統讓他們能夠聽出來。現在,用韓依納這張CD-R就可以聽出來了。韓依納這張CD-R的混音與母帶處理是由張學友前錄音師Stephen Lim操刀的。錄音師只寫著Wan。錄音地點是馬來西亞PJPAC的Nero Event Space,Petaling JayaPerforming Arts Centre萬達大劇院。錄音時間是2022年2月11日。
為何我要說就像是Living Stereo與Living Presence呢?我前幾天才剛剛po了我對RCA與Mercury這二個系列的黑膠唱片錄音效果感想,在此我抄一遍:「那個時代的RCA、Mercury與Verve的「黑膠唱片」錄音有以下的特色:直接、無隱、活生、飽滿、高度透明、龐大3D立體空間感、超清晰拉開層次與深度感,還有非常真實的樂器演奏質感。」沒錯,韓依納這張「我的70年代」音響效果就是如此,一開聲就讓人宛如置身音樂會現場,韓依納的嗓音好像夠過PA喇叭很直接的衝到面前,而其他伴奏樂器也團團將身體緊密圍住,音樂的親密性無與倫比,就跟聽現場演唱會一樣,當然音質絕對好過現場演唱會的PA。
老實說,我聽完第一首,就讓我有聽現場錄製的第一手拷貝盤帶的那種感覺,好像一切都是最新鮮的,不是罐頭的。事實上這張CD-R也是如此,它是從24/96數位母帶以1:1的方式燒製到CD-R上的。既然是CD-R,依照CD的規格,也已經轉為16/44.1,但音響效果依然驚人,會讓我跟Living Stereo與Living Presence聯想起來。當然,這一切的源頭都必須是原始錄音效果就要好,如果原本錄音效果就不好,再「直接」沒有經過處理也沒用。
CD-R模仿類比唱片時代的Direct Cut,可以讓我聽到如此驚人的音效,這不禁讓我想起,2013年我去英國採訪Meridian的創辦人之一Bob Stuart時,他曾說其實16bit、44.1kHz的規格如果真的能全部發揮,音響效果就可以非常驚人了,可惜大部分音響系統無法完整發揮。這張CD-R燒錄在光碟上的數位訊號就是16bit、44.1kHz,能有這種驚人的音響效果,夫復何求?
我高興能夠聽到這麼好的錄音效果,但是我也哀傷大量壓製的CD無法聽到這張CD-R的驚人音響效果。想聽聽看嗎?Joy Audio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