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巍(Li-Wei Qin,1976-)是誰?台灣的音響迷可能不熟悉。他是1976年生於上海的大提琴家,1989年移民澳洲,1995年獲得英國皇家音樂院獎學金,赴英國皇家北方音樂院習樂。1997年獲得紐西蘭Adam音樂比賽第一名,羅斯卓波維奇大提琴比賽優秀獎,1998年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大提琴銀牌獎,此後獲獎無數。這張「Hi Fi大提琴」就是他在2003年接受上海九龍愛樂邀請所錄製的,當年錄音師是李小沛,現在由龍源唱片重新製作母帶發行。
說到上海九龍愛樂,當年上海音樂、音響迷迷無人不知,創立於1993年,老闆是汪閔華。最早開店在吳淞路,2001年遷到汾陽路。在那個進口唱片匱乏的年代,九龍愛樂唱片行滿足了眾多音響迷、音樂迷的需求,成為音樂精神食糧的補給站。後來終於不敵世道的變遷,而於2012年宣布停業,老闆汪閔華移民澳洲。當年極盛時期,上海九龍愛樂還出版了幾張唱片,第一張就是「Hi Fi 大提琴」;此外還有我寫過的薛偉「Hi Fi小提琴,愛的致意」、Hi Fi小提琴潘寅林」。而秦立巍的Hi Fi 大提琴有二集,第一集是「天鵝」,第二集這是這張,演奏的是巴哈與Kodaly的大提琴無伴奏音樂。
在CD序中,九龍愛樂的老闆汪閔華詳述當年這張唱片的製作經過。從他刻意找來華裔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來錄製唱片,可以窺知當年他的雄心壯志,想要在世界發燒唱片錄音中佔有一席之地。而想要有好的錄音效果,當然要找優秀錄音師,汪閔華聽過許多人的錄音作品都不滿意,最後聽到李小沛的錄音之後,欣喜終於找到他想要的聲音,由此展開與李小沛的合作。2020年龍源唱片想要再版當年九龍愛樂的這幾張唱片,連絡上汪閔華,請李小沛重新製作母帶,這才由龍源唱片重新發行上述幾張唱片。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每四年在莫斯科舉辦一次,第一屆在1958年,只有小提琴與鋼琴二組,一直到1962年才加入大提琴,1966年增加聲樂組,2019年增加銅管組。綜觀往年小提琴與鋼琴金牌獎、銀牌獎得主,很多都在唱片錄音上嶄露頭角,唯獨大提琴組獲獎者很少能在唱片錄音中冒出頭。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大牌大提琴演奏家除了極少數,鮮少從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中出身者,不知道原因為何?
為何我會推薦這張Hi Fi大提琴第二集呢?一方面是因為內中演奏了Kodaly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Op.8,這是演奏難度很高、比較少聽到的大提琴獨奏曲,而且買得到的唱片錄音也不多。至於CD中所演奏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No.1與No.2則到處可見,並不稀奇。這也正好讓秦立巍可以跟其他大提琴大咖們比較一番。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張CD的錄音效果很合我的胃口,是我認為的優異錄音。
錄音時間是2003年1月,錄音地點在北京中央電視台中,480平米的錄音棚。錄音時秦立巍使用的是澳洲政府贊助的1721年瓜奈里大提琴。不過秦立巍並非一直使用這把琴,我就見過他還使用1780年、Joseph Guadagnini大提琴,以及1791年Vincenzo Panormo大提琴的資料,應該是有不同單位或贊助者借他名琴演奏。
我不知道錄音時,李小沛是否「一鏡到底」?麥克風架好之後,就是秦立巍的一氣呵成演奏,沒做過任何調整?還是說有從混音中動手調配?總之這是一張足以作為示範的大提琴錄音,各種大提琴演奏效果都鉅細靡遺地呈現,而且有如我們看電影般,近景、遠景、Zoom in Zoom Out靈活交互自然呈現。有時可以感覺到自己很接近大提琴,聽到的是大提琴的特寫音效;有時又覺得場景拉遠些,大提琴與自然空間堂音融合得很美。琴音不會逼得太近而產生壓迫感與失之粗礫,也不會距離太遠而失去音樂的親密性。尤其大提琴的音質很美,甜味與光澤併陳,擦弦質感真實,細微細節多如空氣中的PM 2.5微塵,讓人聽來極為過癮。
九龍愛樂唱片行雖然早已消失,但當年雄心壯志所留下的唱片錄音卻依然活著,也可聊慰當年的主事者一番苦心。很棒的一張大提琴獨奏錄音,龍源唱片發行,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