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的牽引」在2014年由文水藝文事業公司出版,2015年拿到第26屆金曲獎的演奏錄音獎。這已經是一張老唱片了,但是我到最近才聽到,真是孤陋寡聞。在這張「海風的牽引」中,有太多值得說的故事,您欣賞這二張一套的CD,不僅是因為它得了錄音獎,更值得珍惜的是背後的許多感人故事。一張唱片如果要有生命,要有靈魂,就必須有很多人的奉獻,「海風的牽引」就是在很多人的奉獻下成形的。
「海風的牽引」緣起於製作人林少英對台灣這個四面環海的土地的濃重情感,2013年,作曲家林少英與書法家董陽孜等人去馬祖舉辦書法雕塑展暨心弦音樂會,因而觸發了內中的音樂創作、封面設計,以及封面董陽孜的「海風的牽引」墨寶。封面看似油畫,其實是2014年1月時,台北文水藝文事業舉辦的一場攝影家周澤志的攝影展,那場攝影展的名稱就是「海風的牽引」,林少英使用了周澤志在馬祖津沙聚落所拍的一艘斑駁的小船照片,從照片中取出一塊來當作封面,呼應「海風的牽引」主題。
CD分為二張,第一張除了最後一首是謝銘佑的歌之外,其他都是演奏曲。第一首曲子「海風的牽引」是林少英寫的曲子。在寫這首曲子時,有一天她去桃園,不小心陷入媽祖繞境的車陣中。無奈之下拿出費玉清的歌來聽,當她聽到黃大軍寫的那首「多情總為無情傷」時,曲思泉湧,認為這就是她想要的旋律,馬上打電話給黃大軍。黃大軍慷慨允諾使用權,才有了這首演奏曲的誕生。
這張專輯的製作,也是為了紀念二個人,一個人是原住民歌手、創作者不浪.尤幹,他在北京表演時不慎摔落身亡,他曾經獲得金曲獎最佳原創配樂獎。他的弟弟尤勞尤幹在這張CD中寫了「沒有月亮的晚上/北京台北」這首歌,並親自唱出對哥哥的深深思念。尤勞尤幹另外還唱了「山林思韻/月光小夜曲」,以不同的唱腔詮釋我們熟知的曲子,別有一番風味。
另一位要紀念的是前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他也曾任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副教授。他是位找尋古路的登山者,高中時就創立登山社,大學任台大登山社長與詩社社長,曾出版「找路.月光.沙韻. Klesan」這本書,
記錄自己於在南澳登山考察山形地貌以及古老傳說時,與泰雅族人互動的所見所聞,多年來他還默默幫助泰雅族人,並協助保留泰雅人文風貌。
可惜他在2011年8月,跟泰雅族青年韋文豪、曹光輝一同探勘古道時,在宜蘭南澳攀登束穗山斷崖時墬崖身亡。CD中有一曲沙韻月光,就是林克孝在南澳找尋的泰雅族故事沙韻之鐘的內容。林少英取日本作曲家古賀政男寫的「月光小夜曲」(日文歌名「サヨンの鐘」)改編為這首曲子,緬懷林克孝。當時林克孝在南澳找尋古道,就是跟「月光小夜曲」背後沙韻少女的故事相關。
CD中還特別錄了一首「馬祖酒歌」,這是馬祖人很熟悉的一首曲子,由郭啟祥作曲,在曲子最後時,特別請馬祖當地的傳統鼓板樂團-雲台樂府參與演出,傳統鼓板樂與現代音樂相容不悖,十分動聽。
在這二張一套的CD中,謝銘佑總共唱了三首曲子,分別是「港口」、「戀戀大員」、「行」。安平古名大員,謝銘佑當時並不得意,在困頓時期,於運河、港邊寫成這首「戀戀大員」。這首曲子的最後面就是唱著「海風吹來吹來」,與海風的牽引相呼應。「行」唱的是謝銘佑依著地圖,踏遍台南大街小巷的情景。而「港口」則寫出對出航人的殷切叮嚀:船要開了,你要盡早回來。
這張專輯的製作很認真,內中的樂器都是原音樂器,而且找來的樂手都是台灣大咖,如鼓王黃瑞豐、吉他黃中岳、二胡沈琳、小號、長號、薩克斯風、小提琴三把,大提琴一把,Bass、鼓板樂等等,林少英自己彈鋼琴。錄音、混音師是王家棟。鋼琴是在文水藝文中心小音樂廳錄製的。這個小音樂廳我去過,音響效果相當好。
二張CD一套,CD1有十一首演奏曲一 首歌曲,CD2有四首歌曲、二首演奏曲。曲子好聽,錄音沒有特效,但自然優美。您買回的不僅是二張CD的音樂,還有那麼多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