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ing the Dragon追龍唱片公司又推出幾張新黑膠唱片與CD了,我先寫這張在威尼斯San Vidal教堂五場現場演奏會所錄成的黑膠與CD,演奏的曲目包括韋瓦第、Tartini與Corelli的協奏曲。這張唱片仍然是追龍唱片的創始人Mike Valentine所製作的。從這張唱片的卓越錄音效果來看,Mike Valentine簡直就是發燒錄音的保證了。
這張唱片無論是黑膠或CD都有二張,不過黑膠唱片少了其中一首韋瓦第的RV498巴松管協奏曲。演奏的團體是已經跟追龍唱片合作數次的Interpreti Veneziani室內樂團。這個在威尼斯地區活動的室內樂團創立於1987年,表列有十幾的團員,不過這張唱片上出現演出的只有八位團員。讓我驚奇的是,只有八位團員,而且大提琴只有一把,低音提琴也只有一把,大鍵琴一部,其他五位是小提琴與中提琴,但是營造出來的音樂規模感卻很大,聽起來好像是更大的室內樂團所演出。難道這個教堂的音響效果那麼好嗎?難道追龍唱片的錄音效果那麼好嗎?
更神奇的是,現場樂團前面只看到二個麥克風架子,其中一個架子上只有一支麥克風,另一個架子上有一個假人頭,還有二隻麥克風,這二支麥克風之間有一個圓形毛茸茸的薄餅狀東西把二麥克風分開。就這麼簡單的麥克風竟然能夠錄出那麼豐富的音樂細節?而且空間感非常好,音質非常好,弦樂的擦弦質感非常真實,聲音非常甜,光澤非常夠,弦樂器的彈跳活生感非常好,簡直就像是蜂蜜一般。您看,我連續說了多少個非常好?由此您可以想像我在聽這張黑膠唱片與CD時的興奮狀態。
忘了告訴您,我是同時播放黑膠唱片與CD的,因為黑膠唱片與CD的第一首是相同的,第二首順序就不一樣了。為何我要同時播放呢?因為要比較啊,我要比較到底黑膠唱片與CD在聽感上有什麼不同?因為我有一個疑問,在黑膠唱片封套或CD上,都沒有說這是直接刻片Direct to Disc,或者是Direct Cut,但是我在網站上所看到的銷售宣傳上卻寫的D2D,也就是Direct to Disc。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且,我在黑膠唱片的照片上也沒看到現場有刻片設備,只看到三個人坐在一張小桌上,桌上擺著簡單錄音器材,只有三支麥克風而已當然不需要什麼大混音台,不過沒看到刻片設備難免讓我懷疑。何況,一般直接刻片大多是在錄音室進行,因為這樣才不需要搬動包括刻片機與擴大機等諸多設備。此外,漆盤一旦刻好,最好馬上送去電鍍製版,否則也要擺在冰箱中維持冷藏溫度,避免漆盤因為氣溫太高或太低的影響。
假若真的是在威尼斯的教堂內做現場直刻,我相信威尼斯附近應該沒有黑膠壓片廠,刻好的漆盤要怎麼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壓片廠來做金屬鍍版呢?
此外,現場我也沒看到有盤式錄音座,假若這五場現場演出不是類比直刻,那麼這張黑膠唱片是用數位訊號去刻片的嗎?我推測小桌上那些錄音器材可能是數位錄音器材,所以能夠出版CD是正常的。然而,到底是現場類比直刻片?或者不是直刻,而是類比錄音來事後刻片?還是根本就是拿數位錄音來刻片的?這些疑點希望以後追龍唱片公司可以說清楚。
雖然我充滿懷疑,但是我必須告訴您在我家聽黑膠跟CD的差別。大家都知道黑膠系統與CD系統是二個不同的系統,聲音有差異是正常的,不過,我可以說黑膠的聲音比較好。好在哪裡?空間感比較大,弦樂器擦弦質感更直接,聲音細節比較逼近聆聽者,聲音稍微溫暖些。至於樂器形體比較大,這可能是我的黑膠系統的特色,跟好壞沒關係。
您可不要以為我這樣說,好像CD的錄音效果很差?不!CD的錄音效果也非常好,光是聽CD,您就會興奮,而且認定這就是發燒錄音。我再說一遍:聽CD時您會驚訝怎麼錄出那麼豐富的音樂細節?而且空間感非常好,音質非常好,弦樂的擦弦質感非常真實,聲音非常甜,光澤非常夠,弦樂器的彈跳活生感非常好,簡直就像是蜂蜜一般。我再補充一句:聽CD版好像距離樂團比較遠些,聽黑膠版好像就在樂團前面,很接近。
不論是黑膠唱版或CD版,都值得您跑步去買。去哪買?打電話給Joy Audio問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