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o Walter (1876-1962)的大名誰人不識?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的錄音誰沒有?就算把華爾特與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合體,很多人也有這張CBS的唱片,沒什麼稀奇的。但是,總編為何在標題上說「大驚奇」呢?恕我孤陋寡聞,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把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刻成二張黑膠唱片的版本,當然這是45轉。
大家都知道,田園交響曲有五個樂章,大約四十幾分鐘,其中第三、第四、第五樂章之間是沒有休息的連續演奏,所以一般黑膠都是把第一、第二樂章安排在A面,第三、四、五樂章安排在B面。以前華爾特指揮的這個版本也是一張黑膠唱片就搞定啊!。可是,這次Analogue Productions所復刻的版本竟然以45轉刻成二張黑膠唱片,難道這不會讓人大驚奇嗎?為何要刻成二張呢?當然是想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啊!
要知道,如果把這四十幾分鐘刻成一張黑膠唱片,而且第一、第二樂章一定要刻在A面,對於刻片師而言也是一個考驗,他必須考慮做適當的壓縮,否則許多樂段雄厚龐大的低頻基礎可能會讓唱片溝槽之間的間隔顯得太薄。事實上很多古典音樂唱片在刻片時都必須小心注意音樂的動態範圍,適當的調整。尤其有些古典音樂曲子長度逼近黑膠唱片所能容納的極限,此時刻片師更是戰戰兢兢,一不小心,不是動態壓縮得太厲害,就是漆盤刻壞了。
既然刻成33轉會比較「吃緊」,如果不考慮到大眾,而只考慮死硬派黑膠迷,那麼刻成45轉二張也是很合理的想法。這二張45轉的版本應該可以完整保存華爾特在錄音時的動態範圍吧?如果您買到的是哥倫比亞六眼版,那也只是一張黑膠啊,其動態範圍會比AP這張復刻版好嗎?這套復刻版第一面是第一樂章,第二面是第二樂章,第三面是第三與第四樂章,第四面是第五樂章,每面黑膠都還留有很多的留白,我相信刻片師一定很開心可以放膽去刻。我拿起黑膠唱片仔細看,粗粗的溝紋可以看得很清楚,您看,這樣的刻法,其音效會比不上第一版的六眼版嗎?
其實,刻成45
轉並不是我主要大驚奇的原因,真正的驚奇是音響效果太好了!老實說這可能是我所聽過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中,音響效果最好的版本。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真的孤陋寡聞,但是以前即使我聽SACD
版時,也沒有這樣讓我震撼的感覺。錄製這張黑膠唱片時是1958
年,當時華爾特的身體狀況已經不是很好,但在錄音中還是可以清楚感受到那龐大音樂能量的震撼。要知道,華爾特的演奏詮釋素來就不是以暴力、權威、壓倒性的震撼著稱,但我聽這套45
轉錄音時,所感受到的並不是以前感覺的一派溫和優閒田園風光,而是飽蘊音樂能量與指揮意志力的震撼。
華爾特最後一次公開演出是在1960年底,最後一次錄音是在1961年,在1958年到1961年間,華爾特還錄下許多立體錄音,我希望這些立體錄音AP都能復刻成45轉,讓華爾特指揮的能量完全釋出,讓沒買到六眼第一版的人能夠有機會享受到真正的布魯諾華爾特。對了,擁有六眼第一版的人不妨買下這套45轉版,回去仔細比較看看,是否還是六眼第一版好?第一版是1958年發行的,可能要查查當時CBS是不是已經採用正規的RIAA等化曲線?我相信這套45轉是採用正規RIAA等化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