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迷大概很少人會喜歡巴托克的作品,除了少數幾首很具音響效果者。如果您以前不喜歡巴托克的作品,我建議您從這首小提琴協奏曲開始,學習如何喜歡巴托克。或者,您不妨聽他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也很棒。
巴托克(1881-1945)一生只寫了二首小提琴協奏曲,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寫於1908年,這首曲子寫好就贈送給他愛慕的匈牙利裔瑞士女小提琴家Stefi Geyer。巴托克將這首協奏曲的手稿與一封情書一起寄給Stefi Geyer,沒想到她卻從來沒有公開演奏過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一直到她1956年死後,這份手稿才被公開,並且在1958年舉行首演,擔綱的小提琴家是Hans-Heinz Schneeberge。Stefi Geyer雖然沒有公開演奏過這首曲子,但曾經解釋這首只有二個樂章的協奏曲所蘊含的意義,她說第一樂章描述的是巴托克所愛的女人,第二樂章是描述巴托克所景仰的小提琴家。事實上巴托克所愛的女人就是Stefi Geyer,而巴托克所景仰的小提琴家也是她。不過,巴托克卻在1909年就結婚,不知道是否因為沒有獲得女小提琴家的青睞而做出的回應?當年愛上Stefi Geyer的除了巴托克之外,還有瑞士作曲家Othmar Schoeck,不過二人都情場失意,Stefi Geyer第一任丈夫是維也納的律師,第二任丈夫是另一位瑞士作曲家。
巴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938年,由於第一號一直沒有公開,所以當時大家一直以為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就是巴托克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是應匈牙利小提琴家 Zoltan Szekel的委託而作,1937年接受委託,1938年完成,1939年首演。當時二次大戰,戰雲密布,巴托克因為思想左傾,為了躲避納粹,所以在1940年10月離開了匈牙利到美國。由於巴托克在匈牙利期間,幾乎都是在教書或採集民謠(與高大宜),他在布達佩斯音樂院任教長達30年,作品也很少演出,所以到了美國之後,哥倫比亞大學聘請他去教學,同時整理匈牙利民間音樂,不過到他過世,一直都不得志,而且對美國沒有歸屬感。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拉開序幕,到1945年5月8日歐洲戰區宣告結束。而巴托克在1945年9月26日死於美國,相信他死前一定很想回到匈牙利。
一般音響迷不太喜歡巴托克的作品,我猜一方面可能是他的作品相當現代,已經使用12音音列與不諧和音,另一方面則可能是旋律不同於浪漫樂派,衝擊性很強。其實,巴托克也有柔情與民謠風的一面,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一開始就充滿了柔情,這也難怪,因為內中就是他所愛的女人。第二樂章同樣也是那位他所愛的女小提琴家,所以如果您耐心聽,就會發現這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真的很美。
這次要介紹的並非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而是第二號。其實這次出版的二首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同一張CD中,但是我寫的是黑膠版,所以只有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就我自己的喜好而言,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也很美,如果您能拋開古典、浪漫樂派的小提琴協奏曲窠臼,就會發現這首曲子越聽越好聽,尤其是第二樂章更是柔情似水,聽起來讓人深深感動其另類旋律之美。而全部三個樂章中,更是音響效果連綿不斷,引人入勝。如果府上音響系統調教得當,一定能從這張黑膠唱片中享受到充分的小提琴美聲,還有管弦樂的整體音響效果。
小提琴演奏家是Renaud Capucon,指揮 Francois-Xavier Roth,樂團倫敦交響樂團。Renaud Capucon生於1976年,法國小提琴家,四歲就開始習琴,歷經各種經歷,1999年就開始錄製唱片,到目前至少出版二十幾張唱片,可說是很有名的小提琴家。而Francois-Xavier Roth生於1971年,也是法國人,指揮家,在2005年才開始錄製唱片,但目前已經超過30張,2018年出版了二張,一張就是現在我寫的巴托克小提琴協奏曲,另一張則是拉威爾的天方夜譚等管弦樂作品。而2017年一年內就出版三張唱片,由此可知他的人氣之旺。
這張唱片是法國Erato錄音,華納唱片出版,我認為是演奏、錄音效果俱佳的好唱片,值得您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