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gory Sokolov(1950-)是很獨特的俄羅斯鋼琴家,他非常內向,我沒看過他的採訪稿,他也很少進錄音室錄音,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唱片都是音樂會現場實況錄音(至少我沒聽過他的錄音室錄音唱片)。最近幾年,他已經沒有跟樂團合作演出,都是獨奏會,原因是他認為彩排時間不夠,另一個原因則是很難找到能夠跟他配合的指揮。現在,DG唱片推出這張他2005年的現場莫札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以及1995年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黑膠版,更顯其珍貴。
Sokolov出生在聖彼得堡,5歲開始接觸音樂,7歲進入列寧格勒(當時的名稱)音樂院特殊兒童學校,12歲就在莫斯科舉行獨奏會,演出曲目非常驚人,包括巴哈、貝多芬、舒曼、蕭邦、孟德爾頌,拉赫曼尼諾夫、史克里亞賓、李斯特、德布西、蕭士塔高維契。對於一位才12歲的孩子來說,這麼寬廣的演奏曲目讓人側目。
14歲時參加巴哈音樂比賽,15歲贏得俄羅斯與全蘇聯二項鋼琴大賽冠軍,同年也贏得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冠軍。眾所周知,這個大賽在1958年舉辦第一屆,第一名就被美國的Van Cliburn抱走,第二屆是阿胥肯納吉與John Ogdon共同獲得第一名,第三屆(1966年)第一名就是Sokolov,當時他才15、16歲,當年阿胥肯納吉獲得冠軍也已經25歲了,可見Sokolov真的利害。
Sokolov不喜歡名流社交生活,也不歡拍照,更不喜歡進錄音室錄音,他自己這樣說:「Everything in art comes from above. All one’s energy comes from the cosmos. Nerves are an inextricable part of it all. When you play as if you were drinking a cup of tea, that’s not music. If I don’t feel anxious before a concert, I wonder what’s wrong. It’s precisely what’s missing in the studio: I absolutely must feel it。」讀過這段話,我相信您會更深入的瞭解Sokolov。
Sokolov以前在西方的名聲不若幾位從俄羅斯出來的其他鋼琴家,這可能跟美國與前蘇聯交惡有關。他在1969年、1971年、1975年、1979年數度到美國巡迴演出,不過1980年以後就沒有了,這可能也是Sokolov 歐洲很出名,但在美國名氣不大的原因之一。
到底Sokolov的現場音樂會有多吸引人?使得他的音樂會場場爆滿,買不到票。鋼琴家Daniil Trifonov曾說:「Sokolov is a musical figure of intense magnitude. Attending his performances, one may have the sensation of the sound possessing a nearly physical essence; it fills the entire concert hall with rare energy and lives in its own time sphere」。意思是聽他的音樂會會感受到他強烈的音樂氣場,可惜我無緣聽到他的現場音樂會。不過從現場演出的唱片中,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Daniil Trifonov所說的話。
Sokolov在1995年以前,曾跟Melodya與 Opus 111、Naive唱片簽約出版唱片,1995年以後一直到2015年間都沒有出版唱片。2014年他跟DG簽約,開始發行以前現場演出的唱片。2015年DG替他發行二張2008年薩爾斯堡現場演出的CD,2016年又出版二張2013年的演出。2022年又發行他在2018年的演出錄音。目前共有「貝多芬、布拉姆斯、莫札特一張」;「ESTERHÁZY PALACE」一張,「貝多芬、莫札特Turin」一張,「舒伯特、貝多芬」一張,「薩爾斯堡音樂節」一張,而現在這二張一套的黑膠唱片當然也是「舊作」。
這次發行的其實是2017年所發行過的CD,現在改以二張黑膠發行。這二張黑膠唱片錄音中,一張是莫札特23號交響曲,那是2005年在薩爾斯堡莫札特基金會的演出(馬勒室內管弦樂團,Trevor Pinnock指揮)。另一首是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那是1995年在英國逍遙音樂會時(BBC Philharmonic Orchestra,Yan Pascal Tortelier指揮),於倫敦Royal Albert Hall的演出。
購買Sokolov的唱片並不是為了音效,而是為了感受他現場音樂會的「餘溫」,同時也為了收藏這位隱居鋼琴巨人的作品。DG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