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18日,台北市電器公會圓山飯店音響展時,38度C蔡小姐給我這張CD,說這個版本很棒,請我回去聽聽看。我一看,是杜普蕾(1945-1987)演奏的艾爾加與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這二首都是名版,我也已經有一些版本。不過,這張CD與眾不同的是XRCD2版,而且包裝很特別,是一手握不起來那種尺寸。我再仔細看,發現這竟然是金牌大風代理EMI時所出版的。金牌大風?有些年輕音響迷恐怕不知道這家唱片公司吧?這是1995年他們出版的版本。
在當時,日本JVC所推出的XRCD風靡一時,後來進展到XRCD2,而這張CD正是XRCD2版。我仔細聽過這個版本,發現轉製得非常好,具有收藏價值,所以才會再次寫這張大家肯定都有的CD。有關杜普蕾的一生事蹟我已經談過多次,已經不想再談了,總之她就是歹命,在事業進入巔峰時,肌肉多重硬化症發作,使得她不得不在1973年宣布退出舞台,當時她才28歲,而且已經與巴倫波因結婚。接下來幾年她過著辛苦的日子,波倫波因在她還未過世之前就已經另結新歡,她終於在42歲時撒手人寰。
杜普蕾在1961年時正式登台演出,地點是倫敦Wigmore Hall,當時演奏韓德爾、德布西、布拉姆斯、拉羅大提琴奏鳴曲還,還有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一鳴驚人,當時她才16歲。1962年,她在 Royal Festival Hall 做協奏曲的第一次演出,曲目就是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伴奏的是BBC交響樂團。同年8月14日,她在夏日逍遙音樂會(Proms)再度演出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樂團相同,但指揮換成 Malcolm Sargent。1963年,杜普蕾再度於夏日逍遙音樂會演出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也是Malcolm Sargent指揮。1964年夏日逍遙音樂會她又演奏此曲。年年演奏之下,艾爾加這首1919年首演就慘敗的協奏曲竟然鹹魚翻生,變成大家喜愛的作品,可見音樂家的作品要選對人來演奏。
1965年,杜普蕾20歲,首次錄製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合作對象不是BBC交響樂團與Malcolm Sargent,而是倫敦交響樂團與John Barbirolli。那次的錄音大為暢銷,也成了杜普蕾的成名作。同年,杜普蕾到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首次登台,演奏的也是這首曲子,可見已經成為她的招牌,不過那場演出的指揮是Dorati,樂團是BBC交響樂團。1967年,杜普蕾與巴倫波因結婚。
1971年,杜普蕾替EMI錄製二張唱片,一張是「Favourite Cello Concertos」,另一張就是此處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同張唱片還有「Silent Woods Adagio for Cello & Orchestra」。這首曲子是夫婿巴倫波因指揮,樂團是芝加哥交響樂團。德弗札克寫過二首大提琴協奏曲, 一首是他24歲時所寫的A大調,另一首就是1895年所寫的這首B小調,二首曲子相隔30年。據說布拉姆斯聽過之後大為讚賞,並且感嘆如果早聽到,他就會寫一首大提琴協奏曲了,可見德弗札克這首曲子的成功。這首曲子的吸引人之處不僅在於杜普蕾的演奏,還有夫婿伴奏,這也是唱片錄音史上少見的夫妻檔錄音。
雖然這二首曲子的錄音年代、錄音地點不相同,但二者都是傑出的演奏與錄音。製作人將這二個版本湊在一起,讓我們一次就可以聽到二首傑出的演出,可說是造福音樂迷與音響迷。這二首曲子的大提琴音效都錄得很好,當然也得力於她用的是 Stradivarius 名琴。杜普蕾擁有二把 Stradivarius 名琴,二把都是她的教母送她的。一把是1673年,一把是1712年。從1961-1964年,她用1673年那把。1965年後則使用1712年那把,包括這張唱片的艾爾加、舒曼大提琴協奏曲也是用這把。不過,1970年之後她改用費城Sergio Peresson所製的現代琴,一直到1973年,所以德弗札克這首曲子應該是用現代琴錄音的。
值得懷念的大提琴演奏家,非常好的演奏、錄音版本,很傑出的再版片。如果您覺得這張CD錄音效果不好,請不要說Remaster爛,是府上音響系統還上不了檯面。想要買這個版本,請洽38度C,說不定他們還有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