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ies,這個字可以有很多個解釋,空想,夢想,遐想,白日夢,沉思,悠閒時刻都合乎它的字義,總之就是什麼事都不做,懶洋洋的躺在椅子上,腦子放空,放鬆肌肉,享受著涼風吹拂,或音樂的浸潤。是的,這張專輯的製作發想就是如此,原本還想在Reveries 之外加上副標題:午睡時光,或管絃樂炫曲、旅行音樂等等。後來認為這些副標題都太正經八百,不如Reveries那般有意境,所以標題僅有這個字,加上山嵐未散的遠山疊巒圖,營造出專輯中音樂的氣氛。
仔細看這張唱片的12首曲子,大多是活過20世界的作曲家所寫,包括沙特(1866-1925)、德布西(1862-1918)、佛瑞(1845-1924)、葛利格(1843-1907)、馬斯內(1842-1912)、Ermanno Wolf-Ferrari (1876-1948)、拉威爾(1875-1937)、西貝流士(1865-1957)。只有柴可夫斯基(1840-1893)與古諾(1818-1893)未能跨入20世紀。此外,這幾位作曲家中,有六位是法國作曲家,一位挪威作曲家,一位芬蘭作曲家,一位俄羅斯作曲家,一位義大利作曲家,完全沒有德奧系作曲家。難道這是巧合嗎?當然不是,這是製作人刻意挑選的曲目,都是可以讓人聽得入神,聽得放空,聽得連打盹午睡都不會吵醒的音樂。
為什麼20世紀的作曲家作品入選那麼多?氣氛,主要就是氣氛的營造,所以這12首音樂幾乎都是慢板的,旋律線條長長的,細細的,柔柔的,就好像山嵐緩慢的變化中,又有如白雲在藍天中飄來飄去。「如歌的行板」、「黃泉的天鵝」;「蘇爾維琪之歌、「孔雀舞曲」、「Gymnopedie」、「死公主的孔雀舞」等等,當然還有德布西的「Reverie」,這是標題精神之所在。
這些曲子其實都不需要解釋,唯獨拉威爾的「死公主的孔雀舞」可以稍作解釋。其實「死公主」的譯法有點可怕,法文原文的意思並不是強調死,而是說已逝的,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公主,這是拉威爾在唸巴黎音樂院時(當時他24歲,已經是老學生),去羅浮宮所看到的西班牙畫家Velazquez(1599-1660)所畫的「公主瑪格麗特肖像」(Margarita Teresa,1651-1673),而引起的樂思,原本是鋼琴曲,1910年拉威爾改編為管絃樂曲。畫中的這位小公主畫肖像時還不到四歲,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菲力四世的女兒,15歲時就遠嫁到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為皇后。可能是因為近親結婚的關係,這位皇后六年內懷孕四次,三次流產,第七年跟著嬰兒在產褥上去世,死時只有22歲。
拉威爾當時是否了解這張畫作的背景?我不知道,可以推想的是,因為拉威爾的母親是巴斯克人,所以對西班牙一直有特別的情懷,或許是因為畫中所繪的是西班牙的小公主,西班牙的孔雀舞又很有名,所以才把這二件事連在一起吧?這首曲子非常優美,拉威爾在1932年遭遇車禍之後失語失智,聽到這首曲子時,還喃喃自語:「這首曲子好美,是誰寫的呢?」
全部12首曲子,沒有一首是爆棚的,但是錄音效果非常好。好在哪裡?第一好在音質,第二好在層次。第三好在絲絲縷縷的弦樂之美。RR錄音師Keith Johnson與大植英次、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組合幾乎都是好聲的保證,我猜跟明尼蘇達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有關。這個音樂當然還有很多別人的錄音,同樣的場所,但未必能夠如Keith Johnson般錄出那麼傑出的音效,這當然是因為Keith Johnson能夠找到最佳擺放麥克風的點,錄音技巧高下的決勝點就在這裡啊!錄音時間2002年5月1-2日,RR唱片出版,Joy Audio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