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果然如大家所預期,在2020年推出NS-5000旗艦喇叭的後續機種,也就是NS-3000。不過,這次並不是單獨推出NS-3000,而是同時推出一系列綜合擴大機。包括A-S3200綜合擴大機、A-S2200綜合擴大機與A-S1200綜合擴大機。在此之前,Yamaha推出的是NS-5000喇叭、A-S3000綜合擴大機、A-S2100綜合擴大機、A-S1100綜合擴大機。此外還有前後級分離的C-5000與M-5000,以及面板上沒有錶頭的A-S701、A-S501與A-S301。
更精進的擴大機
比較讓人費解的是,如果您拿A-S3200來對應A-S3000,就會發現這二者的輸出功率完全一樣120瓦(8歐姆),而機體重量前者24.7公斤,後者24.6公斤,二者的面板也完全一樣。按理說這是二部完全一樣的綜合擴大機,難道Yamaha只是為了行銷、把A-S3000換個型號改為A-S3200,就這樣推出上市嗎?我繼續比對新的A-S2200與前一代A—S2100,二者的輸出功率也完全相同(105瓦8歐姆),前者重量22.7公斤,後者重量23.4公斤,也是非常接近。接下去的型號我就不比對了,相信也是如此。
詢問台灣山葉,得到的答案是:主要改變是內部配線改採更高級的PC-Triple C Pure Copper-(Continuous Crystal Construction),而且零件也改了;此外A-S3200採用C/M 5000的腳座,而A-S2200則採用銅質鍍銀腳座,電源供應也改採環形變壓器。至於耳機放大線路,A-S3200與A-S2200都是採用分砌式線路,而A-S1100則採用OP Amp。此外,側板從原本的黃色木色改為黑色鋼琴烤漆,而且變壓器也固定在底樑上,更落實機械接地的傳導震動理念。
承襲NS-5000血統
NS-3000跟NS-5000一樣,都是採用Zylon材料做成單體振膜,不過因為NS-3000的箱體比NS-5000小很多,而且分頻點也不同(2800Hz),所以160mm中低音單體是另外設計製造的,而高音單體則採用原本NS-5000的30mm直徑高音單體。此外,NS-3000的高音單體背面也同樣採用NS-5000的RS Chamber,藉此來吸收喇叭單體的背波。至於箱體裡面同樣也採用了NS-5000的Acoustic Absorber,不過音響箱體容積不同,共振點不同,所以尺寸大小也不同,形狀也不是J型,而是改為ㄇ字型。
簡單的說,NS-3000就是複製NS-5000的設計製造理念與喇叭單體,只不過體積縮小了。當然也跟NS-5000一樣,箱體採用FEM技術以及雷射量測來分析箱體的震動,決定在何處補強,有效降低整體的震動。至於分音器,NS-3000也同樣採用M Cap. Supreme EVO,以及Mundorf音響級電容。而低音單體電感則是採用大體積的EI型鐵心電感。
Zylon纖維的強項
記得我在寫NS-5000時,就曾經解釋過Zylon材料, Zylon早在1980年代就由日本東洋紡(Toyobo)研發出來,是一種很先進的纖維,宣稱擁有世界第一強度與非常好的彈性,目前被廣泛用在衛星、賽車服、防火衣、球拍與拍線、熱氣球、賽車、醫學用途等。它的強度比鋼鐵還高,是拿來做防彈衣的Kevlar的二倍強度,在攝氏780度高溫時還能維持穩定性。
它的聲波傳導速度僅次於鑽石,快過鈹與鋁,它的內損好過PP與紙漿,如果把這幾樣因素加在一起,Zylon無疑是目前最理想的喇叭振膜製造材料。雖然Zylon材料看起來那麼神,但也只是纖維、布料而已,軟趴趴的怎麼當作喇叭音單體的振膜呢?喇叭單體振膜不是要很輕很硬嗎?沒錯,如果您以為單獨拿Zylon來做喇叭單體振膜就可以,那就錯了,因為還必須在表面塗上一層Monel銅鎳合金塗層,這種銅鎳合金比鋼還堅固,可鍛造,耐腐蝕,膨脹係數低。這種塗料不僅可以讓管樂器的細膩音色差異表現出來,還可以抗紫外線,延長使用壽命。
其實,這種做法就好像我們熟悉的軟凸盆高音單體、以及饅頭中音單體的做法,都是在布料表面塗上一層特殊塗層,讓那層塗層支撐著振膜不變形。只不過,一般軟凸盆單體大部分用在高音單體,小部分用在中音單體,沒有見過用在低音單體者。而Yamaha卻擁有高超的技術,把Zylon用在高、中、低音單體上。
近音場鑑聽喇叭
前面說到NS-3000的外箱比NS-5000小很多,到底小多少?NS-5000的體積是395x690x381mm,重量35公斤;而NS-3000則是244x394x326mm,重量13.1公斤。二者相較,就可以知道NS-3000的體積小很多。不過,NS-3000卻是典型的書架型小喇叭,原廠提供特別打造的腳架以供用家另購。這個腳架以金屬打造,重達17.6公斤,是很漂亮的腳架。如果將NS-3000當作錄音室近音場鑑聽喇叭使用,當然就不需要腳架。
而NS-5000的箱體大小則比較尷尬,因為它的體積已經大到不像是書架型喇叭,但是當落地型喇叭卻又不夠高,所以原廠也提供特別量身打造的腳架。事實上這並不是原設計者的失誤,而是NS-5000原始設計就是要當作錄音室鑑聽喇叭使用,所以在家庭內使用時才會覺得高不高、低不低的。
自然的聲音
我們都知道,Yamaha長期以來都標榜自然原音,這也是NS的來源。別家音響廠商如果標榜自然原音,大部分人可能看看就算,不會放在心上。不過Yamaha說自然原音,大家可不敢等閒視之,因為Yamaha本來就是製造樂器的大廠,許多世界知名樂器廠其實都被Yamaha買下,加上自家品牌的樂器,可以說在全世界樂器市場上佔有半邊天。雖然製造樂器與音響器材並非在同一個工廠,部門也不同,但從Yamaha過去所釋出的資料顯示,音響廠的工程師們還是會接受樂器廠的「薰陶」,這也間接影響到音響廠對聲音表現的追求方向。一直到今天,Yamaha的商標還是那三支音叉,由此也可以證明他們對於原音的追求了。
樂器原本的美質
不過,原音並不是人人喜愛,有些人以為所謂原音就是聽起來少了很多的「不同味道」,有些人就是喜歡獨特的味道,根本不管什麼是原音。所以,有些人認為Yamaha的產品清爽細緻,解析力高,但缺乏「味道」。其實站在音響設計師的立場來看,樂器發出什麼聲音,器材就應該忠實再生,讓聆聽者享受到樂器本身的美質。同樣的,歌手唱出什麼樣的嗓音,器材也該忠實再生,這就是原音。事實上原音代表的就是樂器與人聲原本的美質,所以原音已經是很美的聲音,何須另外加味精加料讓它變得更有「味道」呢?Yamaha長期以來一直秉持這種追求原音的精神,這也塑造出他們的聲音風格,NS-3000也不例外。
NS-3000的頻寬標示39Hz-60kHz,不過很誠實的標示負10dB,的確,一個直徑才160mm的中低音單體即使能夠再生39Hz的極低頻,其量感也已經衰減很多,所以廠方規格才會標示已經衰減了10dB。至於高音單體的延伸,同樣的也是60kHz標示衰減10dB,這表示NS-3000的高音單體雖然可以延伸到60kHz,但量感已經很微弱。實際聆聽時,我雖然無法感受到60kHz的極高頻延伸能力,但卻可以清楚感受到極低頻39Hz的向下沉潛,雖然此時的量感不多,但卻是「自然向下延伸」的重要基礎。
靈敏度中等
NS-3000的靈敏度標示87dB,在2.83V狀態下測得。會這樣標示的原因是NS-3000的平均阻抗是6歐姆(最低4.6歐姆),而非標示8歐姆或4歐姆。通常如果喇叭是8歐姆,測試標示1米1瓦的意思是在喇叭前1公尺的距離架設麥克風,輸入1瓦的功率,量測喇叭所發出的音壓是多少dB,這就是所謂喇叭的靈敏度。假若喇叭的平均阻抗是4歐姆,通常標示方法就會改為1米2.83V,其實這2.83V如果是在喇叭8歐姆負載下,其功率就是1瓦(2.83Vx2.83V÷8)。
但是,如果喇叭平均阻抗是4歐姆,此時就會是2瓦(2.83Vx2.83V÷4)。試想,一對喇叭輸入2瓦時得到87dB靈敏度,跟另一對喇叭輸入1瓦時得到87dB靈敏度,哪對喇叭的靈敏度比較高?當然是後者。Yamaha很負責任,NS-3000的平均阻抗是6歐姆,所以它以1米2.83V的方式來標示規格。或許您會問:NS-3000為不跟其他喇叭一樣,標示為8歐姆或4歐姆呢?其實喇叭阻抗在音樂訊號輸入時,是隨著頻率的高低一直在變化阻值的,並非一直固定在8歐姆或4歐姆。一般而言美國、英國喇叭喜歡標示8歐姆,德國喇叭喜歡標示4歐姆,日本喇叭喜歡標示6歐姆,這些標示與喇叭本身的品質、表現能力沒有關係,只是個參考數值而已。
漂亮鋼琴烤漆
NS-3000的背面有一個低音反射孔,這個反射孔並非安置在正中,而是在右邊(從喇叭正面看),這種偏置的方式也是關係到整個箱體的共振所挑的位置。反射孔的形狀像花朵,而非正圓形,這樣的設計是要降低氣流噴出時所產生的細微雜音。此外,NS-3000的喇叭接線端子是以實心銅車成,結實又好用。至於NS-3000的表面烤漆還是Yamaha那種黑色鏡面的鋼琴烤漆,看起來就是漂亮。
由於NS-3000的體積並不大,所以這次我沒有將它帶回家裡,而是在雜誌社三號試聽室來聽。這個試聽室大約4.5坪,與一般公寓家庭的私有聆聽空間大小接近,也比較適合NS-3000這種尺寸。搭配的擴大機是Yamaha的A-S2200綜合擴大機,8歐姆負載90瓦,4歐姆負載150瓦,如果是6歐姆負載每聲道也超過100瓦,用來驅動87dB的NS-3000,在大空間中可能會有點不足,但是在4.5坪的空間中絕對是夠的。搭配的數位類比轉換器是COS D2,以Sony NS-900V作為CD轉盤輸出數位訊號給D2。選用這部SACD/CD/DVD兼容機的原因是它的讀取能力很好,無論是SACD或CD、燒錄片都能夠快速讀取。
猛虎出柙,彈跳活生
NS-3000給我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快如猛虎出柙,彈跳活生。我用的是Jacques Loussier Trio那張「Plays Bach」。聽第四首時,那如連珠炮般快速彈射出來的腳踩大鼓噗噗聲真是太驚人了,沒想到那麼小的中低音單體能夠發出如大喇叭般的氣勢與能量。爵士三重奏中的鋼琴更是寬廣,弦振細節泛音豐富,充滿了小小的空間。而原音Bass扣彈出來的音粒也是粒粒分明、充滿扣彈接觸質感。這種快速飽滿凝聚的特質再加上有力的勁道,使得NS-3000讓人有大喇叭的錯覺,一點都不覺得它小。
乾淨清爽、不拖泥帶水
NS-3000給我的第二個深刻印象是乾淨清爽、不拖泥帶水。這種特性讓我可以聽到NS-3000的各種樂器聲音細節、尾音,以及錄音場所的堂音。例如我聽Marc-Andre Hamelin那張「李斯特、Thalberg歌劇改編鋼琴曲」時,從NS-3000那小小箱體釋出的鋼琴弦振細節清清楚楚,從高音鍵到低音鍵,每顆音粒都好像被光澤、細節團團包圍住,若說高音鍵不渾那也就罷了,連中音鍵、甚至低音鍵聽起來都是那麼的清爽又清楚,這代表什麼?代表NS-3000的喇叭單體振膜不該有的餘振很少,該有的細節卻一點都不少。
從低音鍵的乾淨與自然向下延伸中,我可以斷定NS-3000是一對不拖泥帶水的喇叭,這真的是鑑聽喇叭的特質啊!老實說,從鋼琴的表現中,我還可以感受到Yamaha製造鋼琴的成就對設計工程師的影響,難怪每次Yamaha的官方發表會時,一定會安排一首鋼琴曲做示範。
高、低頻延伸好、中頻飽滿
NS-3000給我的第三個深刻印象是高、低頻延伸好、中頻飽滿。前面說到NS-3000的頻率響應規格很寬廣,雖然高低二端的延伸會衰減到10dB,但聽起來卻仍然覺得頻寬不像是小喇叭所該有的,感覺就是大喇叭的模樣,其實這就是高低二端自然衰減所帶來的聽感。如果高低二端衰減得很突然,即使喇叭的體積大,您也會覺得好像頻寬有所不足。
例如我在聽Mutter那張「Across the Stars」時,就感覺小提琴特別的甜美,而且向上延伸的感覺特別細緻。與此同時,管絃樂的低頻卻很柔軟的向下鑽,而且量感豐富。在聽江蕙的「半醉半清醒」時,聽到熟悉的江蕙嗓音,我所謂的熟悉是在我的大喇叭系統中所聽到的,而NS-3000卻是那麼小的喇叭,但同樣能夠提供飽滿寬廣的中頻人聲,一點都沒有瘦弱的感覺。至於電Bass與腳踩大鼓的噗噗聲也是那麼的豐滿紮實,不會讓人感覺是小喇叭所發出,這些表現在在都證明NS-3000的高、低二端延伸好,中頻飽滿的特質。
中性無染、樂器人聲美質盡顯
NS-3000給我的第四個深刻印象是中性無染、樂器人聲美質盡顯。這樣的特質在每張唱片都充分顯現,就說聽大提琴好了,這是一般喇叭很難表現得好的地方。我聽Dorian那張「猶太大提琴」,讓我驚訝的是NS-3000竟然能夠將大提琴的寬鬆聲音表現出來,這讓我有點驚訝。老實說我用的擴大機只是Yamaha而已,並非什麼昂貴大瓦數的擴大機,但大提琴卻一點都不粗不硬不單薄,原本的琴音美質盡顯。
再來我聽Harmonia Mundi那張「Complices」,同樣的,大提琴與鋼琴的音質都很美,老實說這也顛覆了有些人認為Yamaha的擴大機聲音偏薄的成見,喇叭與擴大機都是Yamaha,但聽起來一點都不會單薄啊!而且音質很美。
再聽雨果唱片那張香港純弦推出的「從這到那」,這是五把弦樂器與豎琴的合奏,您以為NS-3000發出的是單薄銳利的聲音嗎?完全不是,我聽到的是很甜很有光澤很細緻又帶有弦樂器彈性的美聲,這張CD可說完整的呈現一般音響系統最難表現的弦樂美感,而NS-3000竟然做到了。
細緻清甜、剛柔並濟
NS-3000給我的第五個深刻印象是細緻清甜、剛柔並濟。我以傑利畢達克所指揮的「莫札特、海頓交響曲」(EMI),以及Georges Pretre那張「史卡拉歌劇院最後現場演出」(DG)來測試。這二張管絃樂錄音的弦樂群很迷人,NS-3000展現的是細緻清甜的美感,既能整體融合又能透出絲絲縷縷的內聲部紋理。而整體管絃樂的力量也能透過那個160mm中低音單體完整呈現。要知道,高音單體的分頻點在2800Hz,如果您趴近聽,就會發現高音單體發出的大部分是「吃吃聲」,而非清楚的人聲或樂器聲,這代表我們所聽到的樂器、人聲大部分都是那個中低音單體所發出,高音單體大部分負責的是樂器人聲的泛音而已。一個160mm中低音單體能夠完整的呈現管絃樂的音樂規模與氣勢,真的不簡單。
能承受大音量不失真
NS-3000給我的第六個深刻印象是能承受大音量不失真。當我聽Malia與 Boris Blank那張「Convergence」時,電子低頻是很兇悍的,而且又低又沉量感又多;人聲也因為錄音師炮製的關係,有時顯得很龐大很粗獷,有時又很溫柔。無論如何,這張CD隨時會發出龐大的聲音能量,喇叭必須要能夠撐住才行。本來我還擔心NS-3000這麼小的體積會無法承受這張CD,不過聽了之後卻發現它很能撐,雖然其量感與氣勢無法跟我家裡的大喇叭系統相比,但仍然可以在這個小空間中聽到完整的表現,這真的又是鑑聽喇叭的特質。
真正厲害的喇叭
Yamaha NS-3000無疑是一對性能很強的小喇叭,而且完全繼承大哥的血統,既可以當家庭音響使用,又可以當作錄音工作室的近音場鑑聽喇叭。不過,我相信許多人看了它的售價一對32萬台幣時,本來想買,心裡也會打退堂鼓,畢竟這樣的價格加上腳架6萬,已經可以買到一對一般的落地式喇叭。不過,您到底是想買一對體積比較大的「一般」喇叭?還是想買「真正厲害」的喇叭?如果您有機會在適當的空間聽過NS-3000,我相信您會忘記它是小喇叭,而只會記得它是「真正厲害」喇叭的事實。
主編韓享良的聽感:
聽劉總編說NS-3000的聲音相當不錯,所以一開始我就拿出大考片Marten Supreme Sessions 1,這張專輯的錄音沒有任何的修飾、加料,如果音響系統的聲音乾、澀、不夠傳真,多半會很難聽,結果NS-3000的效果確實非常好,聲音的定位清晰、質感自然,雖然錄音中沒有潤飾,也不會覺得聲音缺乏水分。而且NS-3000的聲音很乾淨,有一種清透感。但我絕不是指它的中低頻不足,事實上,NS-3000的體形不大,低頻段卻比我想像的豐厚。
Yamaha是極少數音響品牌裡面還有涉及樂器(鋼琴)製作及音樂教育的,所以Yamaha推出高階音響器材一向重視音樂性,所以這次有機會試聽NS-3000,我自然也把握機會多嘗試一些樂器演奏的曲目,果然它沒有讓我失望,尤其是播放鋼琴演奏,NS-3000能展現很好的細節,同時帶有一種微微圓潤柔軟的質地,好像鋼琴擊槌的羊毛氈更豐厚了一點,非常的順耳耐聽。尤其在播放「The Köln Concert」時,這種舒服的聽感達到巔峰,因為此時還能明確感受Yamaha器材獨有的迷人韻味。
這麼好聽的喇叭拿來播放爵士演奏應該很棒吧,果然如此,播放「當舖爵士」,它能清晰又柔和的展現現場空間感,可以輕鬆聽到非常自然的人聲和杯盤聲,而這些聲響完全沒有一點尖銳的成分,但這不代表NS-3000是那種軟趴趴的喇叭喔。因為一旦主奏的薩克斯風或人聲出現時,你又會體認到NS-3000是很有力量的喇叭,薩克斯風的氣柱或人聲的能量都能結結實實聚焦在座位正前面,強而有力的按摩耳膜。或是當腳踩大鼓的噗噗聲出現時,鼓聲也是緊實的、跳動的、Q彈的。而當我享受著曲目中的大動態表現時,我還是有相同感受,就是舒服、有韻味,非常耐聽,NS-3000無疑是一款表現能力優秀,同時又很討人喜歡的喇叭。
技術主編陸怡昶聽感:
在此報告Yamaha NS-3000以儀測輔助擺位調聲與聆聽的心得。NS-3000的低音反射管在後方,可藉由距離背牆的遠近與「反射管端口要不要用海綿塞」來調整低頻響應,為了使80Hz下的低頻較為豐沛,我建議不用海綿塞,靠進背牆(約一公尺左右)能增加60Hz以下頻段的量感、補償在居家空間容易在50、60Hz附近產生的凹陷,雖然因為離背牆近、在邊界效應作用下使40Hz附近產生突起,但此超低音頻段已經比腳踩大鼓還低、對正常聆賞音樂的影響有限,而且這種響應狀態還會讓NS-3000把管風琴與饒舌音樂之類的電子低頻表現得更豐厚(例如Post Malone與Ty Dolla $ine的Psycho),讓這款書架喇叭聽起來很像是中型落地喇叭。
從頻響曲線觀察,NS-3000在10kHz至20kHz有很好的超高音響應、沒有滾降,以此觀察可以看出Yamaha對樂器音色真實度的重視,良好的超高音延伸能更完整重現高音樂器(例如小提琴與短笛)的泛音成分,若玩家想增添韻味,我建議搭配中、低音厚,音色溫暖、高音柔和的線材。
Yamaha是樂器大廠,在公司文化薰陶下、Yamaha設計製作喇叭必然要能夠真確地表現樂器的音色與質地,聽Håkon Austbö演奏Satie的Gymnopedies,能夠感受到非常趨於真實的鋼琴音色;播放A-Lin的「有一種悲傷」,NS-3000徹底去化音染的特性,純粹、直接的聲音就像在錄音室聆聽音樂人的作品。NS-3000的正確與純粹只是除去了渲染造成的「假韻味」,聽Bob James, Nathan East - The New Cool能感受到很有厚度的Double Bass與甜美的鋼琴音色,它能充分表現出60年代爵士樂溫潤自然的聲音特質,NS-3000的寫實能忠實呈現屬於音樂(錄音)自身的韻味。
編輯許慶怡聽感:
此聆聽空間原本是聆聽器材之用,後來也用來作為影片拍攝室,慢慢的房間只注重燈光,較忽略對聲音的處理。而VLOG的製作也讓此地堆滿許多攝影用的設備,很多時候在此架設音響系統,我在視聽室外三步之遙的辦公桌工作時,常常要忍受龐大的低頻駐波,走進試聽室卻完全感受不太到低頻的能量,聲音是乾澀、沒有溫度的效果。
不過最近總編一聲令下,以恢復以往聆聽音樂的功能為主。在經過總編調聲處理、提升空間殘響時間之後,聲音可以說是完全改頭換面,可見聲學處理的重要性。NS-3000聽起來帶有飽滿堂音、水感十足的剔透質感,王羽佳奔放不羈的演奏情緒,轉換成紮實飽滿的觸鍵力道,讓兇猛如潮的「卡門變奏曲」,能鉅細靡遺地呈現快速不失控的音符,徹底還原王羽佳大氣、硬朗的演奏風格。
而在「雲圖」電影原聲帶的室內樂,NS-3000我聽到的是均衡至極的聲音,各聲部的分離度相當好,蘊含誘人的層次,聲音中富含豐富的細節資訊,像是提琴在弱聲中的細膩聲響、管樂器吹奏時的尾音、大鼓營造出來的低頻擴散效果,都在開闊有縱深的空間中細膩地呈現出來。而在聽人聲時,NS-3000飽滿厚實的中頻也能為人聲創造龐大的形體,舞台的空間感也非常具體,演唱者的聲音與樂器的和諧的搭配,創造溫暖、自然的聆聽效果,聽爵士名伶演唱首首經典,異常過癮!好的空間就是能讓音響發揮出最佳性能。
編輯蘇雍翔聽感:
記得當這款Yamaha NS-3000書架喇叭送進社內時,心中真是說不出的興奮,自從見識過NS-5000的實力後,對它絕美的音質始終念念不忘!想想如果有一款喇叭能夠承襲NS-5000的聲學科技,體積又更平易近人一些,那該是多誘人的事啊!
這次試聽系統架設在本社小型試聽室,搭配Yamaha最新的A-S2200綜合擴大機,空間由本社劉總編親自調校,聲音表現當然也更令人期待。NS-3000一開聲立刻讓我回憶起NS-5000那種音質細緻、音色透明的風味,尤其在詮釋鋼琴演奏的質感,更有種通透脫俗的氣質,琴音質地緊實且富有彈性。播放Daniil Trifonov演奏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一、三號鋼琴協奏曲」,樂曲一下,可以感受到非常透明開闊的音場,音樂背景後方由弦樂交織出一層一層的綿密厚度,在NS-3000詮釋下,除了弦樂既有的綿密感之外,還多了一種通透、細膩的特質,能聽見很好的光澤感與擦弦細節。
當鋼琴一下,聽見的顆粒感清甜柔和,細微的強弱音動態清晰靈動,高音鍵的泛音迴盪在空間之中,伴隨著一陣陣弦樂聲浪而譜出龐大的音樂張力。這也是NS-3000讓我驚豔不已的地方,雖然這次聆聽的空間不大,但是在它小小的箱體之下,竟能創造出相當磅礡的弦樂氣勢,且低頻也不會因為能量一多而失了解析,那是很清晰、有細節的質感,聽起來已經頗有NS-5000的影子!
於是我帶有挑戰意味的換上流行音樂軟體,播放「Bruno Mars-24K」專輯,彈跳有勁的電子低頻立刻吸引我的注意,不僅能聽見一顆顆結實飽滿的顆粒感,且速度很快、完全不拖泥帶水,也沒有絲毫贅肉,營造出強烈的派對節奏感,令人聽了熱血沸騰。一連又聽了幾張專輯,發現無論什麼音樂類型,NS-3000都來者不拒、詮釋得有模有樣,完全超越我對小書架喇叭的想像!
編輯陳彥驊聽感:
這次集體試聽所採用的系統為YAMAHA NS-3000搭配同廠牌綜合擴大機A-S2200,並且經過本刊劉總編精心調校。為了調聲,劉總編甚至將天花板上幾塊礦纖板取下,讓頻域延伸能夠更充盈、自然。或許是因為劉總編這個調聲密技,在這套系統上,我聽見過去此間過試聽室少有的表現;最主要差別在於它所表現的音場相當寬闊,且樂器間的層次感也很明顯,相當令人驚豔。
在人聲方面,NS-3000在聆聽時因為豐富的細節量感而可以聽到飽滿、水分充盈的嗓音,當男性歌者開口時,充滿磁性渾厚的質感便能一覽無遺;女性歌者棉柔婉約的轉折也同樣清晰,且在用力飆高音時高亢激昂的線條也仍然圓滑,非常有勁而過癮。
NS-3000低頻紮實穩健的形體感非常明顯,例如Double貝斯的撥弦,是Q彈的質感,連琴弦回振時最後的抖動都能聽得見。大鼓咚咚作響的形體感則非常龐大,不過非常明確的置於畫面最後方,絲毫不影響其他頻段的表現,卻使得曲目能夠呈現生活有勁的舞動感,讓人聽得會忍不住隨著節奏擺動。
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點在於,NS-3000能表現出非常豐富的高頻細節,以小提琴為例,滑順柔美的質感只是基本,進一步細聽可以聽見琴箱共鳴振動的畫面,以及擦弦時聲音結束的尾韻,凸顯透明、略甜的光澤,且又不同琴而有相異質感。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趨近於原音重現,而且對應不同錄音,也會有相異質感。
還有,聽早期錄音的爵士樂,則可聽見樂器發出的類比母帶的細微嘶聲,但量卻不會太多,讓樂器依然細膩有線條,這種情況為曲目增添了活生感,呈現非常沈浸的舞台感,這是能夠聽上一整日而不感煩膩的質感。在NS-3000上,一方面呈現非常豐富的細節量感,另一方面則有優異的寬闊音場,這是讓人印象深刻之處。
這不是NS-3000在無響室量測的喇叭頻率響應曲線,而是在聆聽空間中,加上器材搭配、喇叭擺位所量測得的聆聽空間頻率響應曲線,也就是我們耳朵在聽音樂時所聽到的頻率響應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40Hz左右有大突起,50-100Hz之間有凹陷,100-400Hz之間有小突起,1kHz以上相對平坦,10kHz以上甚至還往上揚起。40Hz有突起反而補了喇叭本身40Hz以下的不足,50-100Hz有小凹陷原本聽感會有低頻略為不足的感覺,但因為100-400Hz之間的飽足,使得我們的聽感忽略了這段的不足。而1kHz以上的相對平坦使得樂器的細節特別清楚。10kHz以上往上揚起更代表了樂器的光澤與甜味會很足。這個頻率響應曲線是在聆聽空間中以REW、電腦加上校正麥克風實測所得。
規格:
二音路二單體書架型喇叭。推出時間2020年。採用Zylon振膜30mm高音單體一支、160mm Zylon中低音單體一支,平均阻抗6歐姆,靈敏度87dB(1m/2.83V),分頻點2800Hz,頻寬39Hz-60kHz-10dB,體積244x394x326mm,淨重13.1公斤,參考售價32萬、腳架6萬
品牌公司:台灣山葉02-7741-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