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 Reiner ,一位音響迷心目中偉大的指揮,Scheherazade,一首古典樂迷初入門時一定會買的曲目,這二個要素加上當時RCA的製作人Richard Mohr與錄音師Lewis Layton,形成好聲鐵三角,他們當年的努力留下了這張音響迷手頭上都會有的錄音。老實說我已經記不清這張唱片被翻製過多少次CD,復刻過多少次黑膠唱片。現在,我又收到Analogue Productions所復刻的45轉版本,我相信以後這張唱片還會繼續復刻下去,這就是經典。
這張Reiner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所演奏的「天方夜譚」錄製於1960年2月8日,而他在1963年11月15日就去世了,享年75歲。Reiner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不過在1922年就移民美國,在美國受到音樂訓練,指揮過幾個樂團,其中讓他一聲定槌的成就就是1953年開始指揮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主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十年間,他與RCA唱片合作,留下了至今音響迷仍然在搜尋的優異錄音,「天方夜譚」也是其中一張。
Reiner在主掌芝加哥交響樂團之後,第一張為RCA的錄音是理查史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錄製於1954年3月6日。第二張是3月8日,錄製的也是理查史特勞斯的作品「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過Reiner在1962年4月30與5月1日又錄製一次,上次是單聲道錄音,這次則是立體錄音。我相信音響迷二個版本都有,可以比較何者錄音為優。
或許有些人認為錄音很簡單,其實不然,在這張黑膠唱片的唱片說明中,製作人Richard Mohr有敘述這張唱片錄製的過程。早在錄製之前,他們就已經收集好很多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天方夜譚」版本,也都仔細聽過,找出這些唱片詮釋的優缺點與錄音的優缺點,這是製作人的工作之一。實際錄音是在接連二場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現場音樂會之後,曲目也包括「天方夜譚」。既然音樂會才剛過,不管是指揮或樂團對這首曲子都已經滾瓜爛熟了吧?錄音豈不是照著走一遍就可以。如果您想得這麼簡單,那就錯了,因為現場音樂會與錄音是不同的,現場演奏會是給觀眾聽的,錄音是給麥克風聽的。
錄音是在1960年2月8日,早上九點多就要開始錄製第一樂章,但是開始錄音之前,製作人、錄音師,指揮要討論那些獨奏樂器要怎麼演奏,位置要在哪裡?麥克風 要怎麼擺?還要先試著錄音。芝加哥音樂廳的舞台是寬而淺的,這樣的舞台在現場演出時,聲音很快的就全能量送到觀眾席,觀眾所聽到的音樂很全面,音響效果很好。但是,錄音時並不需要聲音很快地送到觀眾席,而是要讓低音提琴不要跟巴松管打架、還要把小號放在特定的地方,讓小號演奏起來像是伸縮號的回音。還要顧及獨奏小提琴與豎琴的平衡,當然木管的平衡性也要講究。總之,這些平衡性都要在正式開錄前就試過,沒問題之後才會開始錄製。當天早上錄完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下午休息之後再回來錄製第三與第四樂章,錄音過程超過6小時。各位想想,Reiner當時已經七十幾歲,還要工作一整天,才能錄完這張唱片,這是多麼珍貴啊!
這張唱片終歸出版了,這麼多年來各種版本都有,而音響迷的音響系統播放出來的聲音也各有特色,大家都認為很棒。根據我的經驗,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假若您聽到的聲音是小提琴獨奏瘦瘦的,管弦樂空空的,聲音偏向高頻段,聽起來明亮甚至會刺耳,那就要檢討自己的音響系統與調聲Bias了。這套45轉復刻版製作得很好,小提琴甜美溫暖有木頭味,管弦樂飽滿紮實,銅管、木管和聲尤其漂亮。整體管弦樂音樂規模感龐大,重量感足,低頻基礎雄厚。如果您聽到的是輕飄飄頭重腳輕的聲音,那也不對。
「天方夜譚」版本何其多,但這張此生一定要擁有。